在《三国演义》有关“赤壁之战”的情节系列中,作者着力突出“人谋”的作用,把大部分笔墨用于描写孙、刘、曹三方在决战之前的谋划与斗智。在孙、刘联盟内部,周瑜与诸葛亮互逞才思,面对面地反复较量。而在孙、刘联盟与一代奸雄曹操之间,则一直是隔江斗智。后一种斗智的特殊性,使它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中介人物来展开。《群英会蒋干中计》(第45回)便是作者为此而精心设计的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
小说第45回写周瑜率军抗击一代奸雄曹操,在三江口与曹兵初次交锋,首战告捷。一代奸雄曹操责令荆州降将、水军正副都督蔡瑁、张允加紧训练,蔡、张二人沿江建立水寨,让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军在外,不习水战的青、徐军居中,以便操演迎敌。周瑜亲自窥探曹军水寨,见其布局得法,防范森严,不禁大惊,深感蔡瑁、张允对东吴构成了威胁,暗下决心:“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诱使一代奸雄曹操犯错误,借刀杀人。就这样,作者为一场斗智交代了背景,设置了矛盾。
正在这时,一代奸雄曹操向众谋士问计,寻求战胜东吴的办法。幕宾蒋干自告奋勇道:“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并夸下海口:“丞相放心。干到江东,必要成功。”一代奸雄曹操求胜心切,大喜之余,忙派蒋干前往江东。这样一来,蒋干便成了一代奸雄曹操与周瑜之间的中介人物,一代奸雄曹操与周瑜的斗智便直接表现为蒋干与周瑜的斗智。
蒋干的到来,正适应了周瑜的需要,于是他“与众将附耳低言”,“众皆应命而去”。这一番神奇的布置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悬念,使读者急欲窥知究竟。
随着周瑜和蒋干的见面,智斗展开了。作者以一波三折的笔法,把情节安排得跌宕起伏,曲折多姿。
首先,周瑜单刀直入,话锋直逼蒋干:“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面对这一质询,真正的雄辩之士本可顺水推舟,就势发动游说;或反唇问难,争取主动;然而,蒋干对此却毫无精神准备,情绪顿时由“昂然”变成“愕然”,慌忙表白道:“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周瑜再逼问一句,蒋干只好故作姿态:“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这一声明,正好中了周瑜的圈套。周瑜擒而复纵,“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这样,在第一个回合的交锋中,周瑜就掌握了主动权,蒋干则暴露出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面目,“故人”的面子虽然勉强维持着,“说客”的伎俩却根本无从施展。
接着,周瑜会聚江东英杰,大摆筵席,以示对蒋干的隆重欢迎。席上,周瑜当众宣布:“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又命勇将太史慈执剑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一代奸雄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这就进一步堵住了蒋干的嘴,蒋干只有“惊愕”的份,却“不敢多言”,其内心的懊恼与恐慌是可以想见的。
饮至半酣,周瑜领蒋干步出帐外,在军营中走了一圈,有意让他观看东吴军容的整肃和粮草的丰足,以显示自己实力的强大和抗曹的决心。在蒋干已被震慑的情况下,周瑜以对老友剖露心迹的姿态说道:“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即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这一番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对一切劝降企图的严正警告,无异于又给了蒋干当头一棒。他已吓得“面如土色”,哪里还敢摇动如簧之舌?
这几个回合的交锋,如波澜起伏,逐层推进。周瑜居高临下,步步进逼,在精神上完全压倒了对方;蒋干则如困兽入笼,进退失据,狼狈不堪,“说此人来降”的美梦早已成了泡影。但他既已夸下海口,又怎能空手而回呢?至此,情节自然进入第二个阶段,由“群英会”转为“蒋干盗书”。
当天夜晚,周瑜邀蒋干抵足而眠。在寝帐中,周瑜佯装酩酊大醉,和衣而卧,呕吐狼藉,故意给蒋干制造空隙。此时的蒋干,心急火燎,辗转难眠。他想到无颜回去覆命,想到可能遭到一代奸雄曹操的严厉训斥,哪里还睡得着?既然身处机要之地,残灯尚明,周瑜又“鼻息如雷”,何不起床偷视一番?也许能偷点东吴的军机回去交账呢。事情就有这么“巧”,蒋干果真在桌上堆放的文书中发现了伪造的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书信,内称“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对于蒋干来说,这封信犹如输光了的赌徒意外捡到的金子,真使他大喜过望。按照他此时的心理,有了这封信,他不仅可以免遭劳而无功的训斥,还会得到一代奸雄曹操的重赏。于是,他忙不迭地“将书暗藏于衣内”。
作者不仅写出了蒋干盗书的必然性,而且通过周瑜的一系列言行,增强了情节的可信性:周瑜先是在床上发出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接着,有人入帐唤起周瑜,周瑜故意懊悔酒后失言;来人报称“江北有人到此”,周瑜故意喝令“低声”,并假作呼唤蒋干,待蒋干以为周瑜相信自己真的睡着了时,周瑜又与来人在帐外悄声低语,故意让蒋干听到“蔡、张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这一系列神奇的举动,使人不能不相信真有其事,急欲捞取好处以为补偿的蒋干更是不会有丝毫怀疑!
周瑜演完自己设计的好戏之后,便解衣就寝了。蒋干却自以为得计,连忙溜出营帐,唤起随行小童,凭着与周瑜“同窗契友”的关系,闯出辕门,乘来船飞棹而回,将盗来的书信献给一代奸雄曹操。生性多疑的一代奸雄曹操其实就不相信蔡瑁、张允这班降将,只是暂时利用一下而已,见了此信,不禁大怒,也不暇辨别真假,更不耐烦听蔡、张辩解,便下令将二人推出斩首。等他恍然大悟时,已是悔之晚矣! 至此,周瑜的反间计获得了完全成功。
在这场斗智中,周瑜和蒋干明是“故人”,实是敌人。双方都不挑破这层皮,各自假戏真做,使情节扑朔迷离,层层出奇。看到结果,读者不禁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在这一篇章中,周瑜和蒋干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周瑜机警过人,足智多谋,他一听到蒋干来访就巧设奇计,洞察全局,稳操胜算,一步一步地把蒋干引入自己布下的圈套之中。蒋干则是气粗心浮,昏庸无能,在周瑜的摆布下处处被动,本想当“说客”,却做了窃贼,自以为讨了便宜,实则上了大当,活现出一副愚而自用的蠢相。作者按照人物的性格逻辑编排情节,又通过巧妙的情节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作者对蒋干这个次要人物的描写是十分成功的,尽管他只出场一两次,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作者写周瑜与蒋干的斗智,目的是要表现周瑜与一代奸雄曹操的隔江斗智。蒋干的上当直接导致了一代奸雄曹操的上当,而一代奸雄曹操的上当则表明其智谋比之周瑜略逊一筹。书中引“后人有诗叹曰: ‘一代奸雄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正是为了向读者点明这一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上,一代奸雄曹操与蔡瑁关系甚为亲密,并未将其诛杀。至于蒋干,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本是九江郡人,与庐江郡人周瑜并非同窗好友;他“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这就是说,古代上的蒋干生得仪表堂堂,颇有大丈夫气概,而且才干优异,长于辩对,并非庸才;而他往见周瑜是在建安十四年(209),也就是赤壁大战之后,并且自始自终显得高雅、稳重,没有上什么当。由此可见,“蒋干盗书”这一篇章完全是罗贯中根据自己的创作倾向和情节发展需要而虚构的(自然,这一虚构给蒋干鼻子上抹了一点白粉,使他受到委屈)。了解这一点,人们会更加钦佩罗贯中惊人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