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是无名之辈。前几年在长安县府里当一名书吏,后来被革了职,来到商州。城里有所官府学堂,专收富家子弟读书。我进不去,只得在乡间混口饭吃…..”
这时,白居易才感到,这确是一所十分简陋的乡校,从那几张破旧的课桌,从孩子们的衣着和谈吐上,也都说明他们是贫家子弟,难怪只有在这里,才能如此公开地吟诵他的讽谕诗。
“我不只见过他,还藏有他的真迹呢!”老塾师兴奋地说着,便去隔壁房间取来一册藏书递给白居易,“你或许也知道,长安城里要买到白居易的诗文可不容易。我是偶然从一个不识货的书商那里得到的。”
白居易好奇地接过藏书一看,见是一本《秦中吟》的手抄本。
“不过,”白居易翻了几页,为难地说,“这不是白居易的手迹…..”
“什么,什么?”老墊师惊呼道,“你见过他手迹?你有他的手迹?”
“我见过,这全然不象。何况他的《秦中吟》有十首,这里缺少一首《轻肥》…..”
“噢,你记得吗?”老塾师仍疑惑地问道,立即拿来了纸和笔。
“记得。”
白居易随手写出了《轻肥》的全文,写到最后“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两句时,老塾师忽然大声说道:
“很象,很象自居易写的,这么说,我还是没能得到他的真迹。”老塾师惋惜了事会,又拿起诗笺,品味了一会说,“只有他才敢于这样写,只有他才写得出这尖锐泼辣的诗句!”
“不过,据我所知,诗人最近境遇不大好,说他犯了罪,单被贬到江州去了…..”白居易说。
“犯罪?犯什么罪?这肯定是朝中有人陷害…..”老塾师激动地说。
白居易大为惊服这位老熟师的洞察力。他一向觉得才大难用,曲高和寡,除了几位诗人,很少再有人了解他,想不到在这穷乡僻壤,竟还有这样一位信赖他的知音。
到了傍晚时分,白居易才迈着艰难的步履,向老黎师及他的学生们依依告别。三天以后,白居易的家属从长安赶来了。当他们登上征途,向襄阳进发时,老塾师和他的学生们才知道那天碰到的,就是他们无限仰慕的白居易。他们立即赶到城里,想为诗人送行,但白居易已经远行了。他们捧着真正的白居易的手迹,向着诗人远去的方向,久久凝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