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离开杭州时,想到日夜要不断护堤修堤,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便把自己大部分俸钱留给州库,当作应急之需。他临行那天,杭州百姓老老少少都来为他送行,感谢他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那个三年前曾同他在田头交谈过的张老汉,知道“白老头”就是白居易,他流着眼泪来跟白居易话别。
白居易此时心情也很激动。他什么话也说不出,便骑在马背上,写了一首《别州民》诗,送给前来话别的百姓。诗中写道:“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诗人深感自已没有做什么事,人民在重税之下,都很贫困,再加上千早,很多人家都陷于饥馑。自己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留下一湖水,或许能帮助穷苦百姓度过荒年。
白居易走后,杭洲人民久久地怀念着他。他们把他建造的那条长堤,就称做“白公堤”,后来又把在白居易之前早已存在的“白沙堤”,也称做“白公堤”,再以后,就索性叫做“白堤”,以表示对他的永久的纪念。
白居易离开杭州,过了两年,便又到了苏州。到苏州以前,他曾奉诏回长安,但走到洛阳,就不愿再向前了。这时穆宗已死,敬宗即位。敬宗是个十六岁的小皇帝,整日游戏无度,大权操在那个陷害元稹的宰相李逢吉手中。诗人得此消息,更加不愿去长安了。他主动要求在洛阳任职。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正月,他接到诏书,改任苏州刺史,于是,诗人便从洛阳赶到了苏州。
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白居易到苏州城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人稠过扬府(扬州),坊闹半长安(抵半个长安)”,“人烟树色无罅隙,十里一片青茫茫”,“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同杭州相比,毫不逊色。
不过,苏州是一个大郡,户籍十万,府兵五千,因而政务比杭州自然要繁忙得多。白居易到郡以后,“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经旬不饮酒,逾日未闻歌”,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首先是案头积压的一大批疑谁案件,就使他大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