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0年,咸丰十年,这一年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令人称奇的一幕。嚣张跋扈的英法联军攻陷了大清王朝的首都北京,洗劫并烧毁了中国最华丽壮观的圆明园。但在南方英法军队却积极的和清王朝地方政府合作,出兵保护上海以阻挡太平军的进攻。
英法联军是侵略者为何一面攻打清军,劫掠财富,一方面又要帮助他们的敌人平叛?圆明园的冲天火光似乎演奏着满清王朝覆灭的哀乐,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后人熟悉的秘密?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揭开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历史真相!
清政府错误的外交政策,导致局势恶化
整件事情的起因发生在1859年,当年6月英法公使按照约定来华为《天津条约》换约。(《天津条约》也是不平等条约,此处不再展开)这本是国家之间正常的外交活动,也是按照约定进行的。但当英法公使乘坐军舰到达天津大沽口之后,却因一些细节问题发生了严重冲突。
6月下旬,一支英法联合组成的护卫舰队到达白河口外,清政府早已接到通知,并派人接洽,双方代表却在入华的路线和形式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清廷要求英法公使由北塘登陆,走陆路入京,所带随员不得超过20人,由清廷负责护卫。
而英法方面执意要率舰队由白河入天津,并由英法军队护送入京。客观来说,英法公使的要求过于嚣张,率军队进入他国领土的要求已经侵犯主权;而清廷也没有给予英法两个强国以相对应的外交待遇,反而透露出自己的傲慢和轻视,这也反映了清廷在外交方面的不成熟和无知。
虽然双方有分歧,但关于路线安排的问题并不是什么不可以商量的问题,如果能积极沟通还是有转圜的余地,不至于引发战争。
但就在这个小问题上,英国公使额尔金态度异常坚决,而大沽口主将僧格林沁也丝毫没有给他任何台阶下。并且僧格林沁似乎很想教训一下这些蛮夷,早就在白河口布下重兵做了充足的开战准备。
6月25日,英法舰队强闯白河口,双方短兵相接,最终英法舰队被击沉4艘军舰,重伤6艘,阵亡464人,挂白旗溃退,而清军仅仅付出了阵亡38人的轻微代价。
这是清军抗击外来侵略者为数不多的胜利,被后人大书特书,甚至连咸丰皇帝也认为此战彰显了大清真正的军事实力,对僧格林沁大加封赏。然而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场显示双方真实实力的对战。
这支舰队由一艘巡洋舰和十三艘炮艇组成,规模和吨位并不大,并且船员多为印度以及东南亚雇佣兵,只能算得上是一支保安队伍。最重要的是,英法公使此行的目的是换约,同时还要落实通商事项,并没有做和中国开战的准备。
英国公使额尔金性格暴躁,十分跋扈,在看到清廷如此轻慢对待他们的时候怒火中烧,决定强闯大沽口。他之所以敢于硬闯,还是因为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看清了清军落后的战斗力和清廷的软弱,他认为清军绝对不敢阻拦他们。
但额尔金没有想到,此时大沽口的守将偏偏是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标准的愣头青。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僧格林沁并未参与,武艺高强的僧格林沁并没有把英法联军放在眼里,并且很想会会这些金发碧眼的洋人。额尔金的蛮横和僧格林沁的傲慢变成了英法联军于次年大举进攻北京的导火索。
错误的应对策略和对形势的误判,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1860年7月,英法联军2万余人,军舰30余艘再次进犯大沽口。此次英法出动的是主力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英国甚至调来了刚刚获得克里米亚战争大捷的老兵,并且为他们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炮。
僧格林沁也早已料到英法会报复,所以在大沽炮台做了充分准备。但僧格林沁好像只是一个勇敢的猛士,却并不是一个善于用兵的将军。他认为英法联军一定会想去年一样强攻白河口,于是他重兵布防了大沽口炮台和白河口要塞,竟然对于身后和其他战略姚笛没有做任何的防备。
当经验丰富的英军指挥官看到重兵把守的大沽炮台之后,决定避其锋芒,迂回偷袭清军后方。当英法海军陆战队暗中从北塘登陆时,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任何防备,他们很快就冲到了大沽炮台的身后。
清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大沽口守军只抵挡了半天几乎全军覆没,大沽炮台失陷。白河口要塞清军凭借坚固工事拼死坚守十天,最后几乎全部战死,要塞失守。
大沽口失陷后,英法和清廷在天津曾有过一次停战谈判,双方也达成停战意向,但由于咸丰帝不同意钦差大臣桂良签字,终致议和失败。英法联军此后一路北上,清军一触即溃,联军很快到达通州附近。9月,咸丰再令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与英法议和,双方在通州谈判。
英法方面派出巴夏礼作为谈判代表与载垣在通州谈判,此人态度十分蛮横,气势咄咄逼人。载垣等人几乎接受了英法提出的所有条件,议和条款初步达成。但巴夏礼后来自行提出一个额外条件,英法公使进京见驾可不行跪拜之礼。载垣等人认为此举有失国体,坚决不同意,巴夏礼态度嚣张寸步不让。
前方谈判详情回报咸丰后,咸丰误认为骄横不可一世的巴夏礼是联军的核心人物,因此密令僧格林沁将巴夏礼一行39人扣押,以迫联军退兵。堂堂大清王朝的皇帝以及国家重臣对于自己的对手一无所知,甚至使出扣押人质的低劣手段作为要挟,足可见清廷的昏庸和无能。
得知巴夏礼等人被扣押之后,英法联军随即向清廷要人,清廷拒绝。9月18日,僧格林沁于通州张家湾率一万五千精兵与英法联军展开激战,清军惨败,通州失陷。至21日,占领通州的联军与天津援军合兵一处剑指北京,于北京南八里桥处和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精锐展开激战。
勇猛无畏、屡战屡败的僧格林沁到这个时候似乎还没有弄清楚冷兵器和火枪火炮的杀伤力差距。清军在明知对方火力猛烈的情况下,依旧布置了正面冲锋的战术。
八里桥一战,战况极为惨烈,八旗精锐和蒙古亲兵顶着猛烈的炮火奋力冲杀,但始终没有冲进联军的阵线,死伤惨重。清军伤亡三千余人,联军仅有十余人伤亡,并且大部分是误伤。清军战败,咸丰逃往热河行宫,命奕䜣为钦差大臣与联军谈判。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
虐杀谈判团,激怒英国公使,万园之园遭灭顶之灾
与奕䜣的谈判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时的咸丰帝似乎仍然固执的认为只要有巴夏礼等人在手,联军就不敢轻举妄动,坚持不同意放人。而英法联军的首要条件就是清廷放人,奕䜣多方周旋也无力掌控全局。
10月7日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圆明园遭遇第一次洗劫,守园清军全部战死殉国。留京驻守大臣见形势严峻,为保京师周全决定自行与联军议和。
10月8日,咸丰下密旨处死巴夏礼等人,留守大臣得知消息后,赶在咸丰密旨到达前紧急释放巴夏礼等部分被扣人员。至10月16日,清廷陆续释放被扣人员18人,英法方面继续要人,清廷方面无奈告知实情,剩余21人已全部死于狱中。
据史料记载巴夏礼等39人被扣押后,随即投入狱中,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其中的21人受尽酷刑,死状极惨。据记载,被扣押的人员除了谈判官员和护卫军士之外还有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以及部分仆人。
这些人被投入狱中之后,受到了特殊照顾,狱吏应该是得到了命令,对这些人用尽了所有的酷刑,且下手极重。据传用来捆缚犯人的绳子都被深深的勒进了肉里。泰晤士报的记者被关进监狱三天之后就因承受不住酷刑而死,死后尸体被扔到野外,任野狗啃食。
后来,联军索要尸体,当时正值夏天,很多尸体开始腐败变质,清军在其上盖以石灰防腐,导致无法辨认。被扔掉的记者尸体被找回来时仅剩了几块骸骨。
清廷囚禁、虐杀谈判代表的做法不仅仅激怒了英法两国,客观来看这种做法于情、于理、于法都是错误和愚蠢的。10月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决定给清廷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惩罚—火烧圆明园。
当日清晨,英军第一师3500人进入圆明园纵火,这座集中国园林建筑精华于一身,历经150余年建造起来的万园之园在熊熊大火之中化为灰烬。这也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一道永恒的伤疤,一段永不能忘的耻辱。
总结
纵观整个事件的经过,英法等殖民强国的骄横和狂妄,清廷的昏庸和愚蠢导致这场旷古未有的悲剧。但归其根本还是实力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这场大火也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雄狮。
落后的清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列强之间的差距,心中依然是天朝上国的美梦。愚蠢的外交政策,从侧面又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如果清廷能认清与列强之间的差距,在外交谈判中灵活应对,或许就不至于遭此劫难。
英法两国实际的目的本身是落实天津条约的条款,确保他们的在华利益,而并非要灭亡一个国家。清廷的错误做法导致一次次失败,一步步退让,赔款越来越多,损失越来越大。重温这段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前因后果,认识到落后才是被动挨打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