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宋太宗前期,这位帝王是打算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但是关键之战屡屡战败,尤其是首次高粱河之战,宋太宗被打的坐着驴车逃跑,被后人戏称为高粱河车神,可是大家容易忽视的是,在高粱河之战后,同年辽军大举南下,北宋时期是打了一次漂亮防守反击战的,宋史记载,斩获万余首级,取得大胜,也就是满城之战,那么宋军在高粱河战败后,是怎么完成绝地反击的呢?
高粱河之战发生在太平兴国四年七月,而满城之战则发生在同年的九月,这也就是此战宋军可以取胜第一个真相,辽金在高粱河之战后南下,并没有强烈的攻城掠地目标,大举南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炫耀军威,震慑北宋时期。
《辽史.耶律休哥列传》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
也就是说,满城之战,辽军战前并未有明确的军队目标,算是一次冲动型的军队报复行动,毕竟高粱河之战,最后虽然是宋军战败,但是不容忽略的是,前期宋军推进是十分迅速的,宋太宗率领宋军携没北汉余威,从镇州北上,10天时间,宋军就抵达幽州城下,所过之处,易州、涿州相继投降,这说明一个问题,虽然燕云十六州在辽人统治下很久了,对中原王朝的情节淡了许多,但是还没有到为辽人死磕北宋时期的地步。
所以说,如果宋太宗有军队才能的话,围绕着幽州打赢一两次硬仗,只要能将辽军主力从燕云十六州的确逼退,那么很多州郡都会归附的,只可惜宋太宗没这个本事,而辽国虽然在高粱河之战中击败了宋军,但是为了稳固对燕云十六州地区的统治,大军南下报复是必然,一个是遏制北宋时期北上的态势,一个就是给燕云十六州的百姓看,“我还是牛”,只是结果尴尬了。
《辽史.景宗本纪》九月己卯,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惕隐休哥、南院大王斜轸、权奚王抹只等各率所部兵南伐;仍命大同军节度使善补领山西兵分道以进。
从辽军的军队部署中也可以看到,做的并不是很完善,两路辽军南下,主力由韩匡嗣统领,直扑北宋时期河北重镇镇州,而之前说了,因为辽军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报复,为了炫耀军威,所以掠夺一番就可以了,所以辽军并未有完整的针对镇州的军队计划,只是派了耶律善补,带着一支偏师从山西南下牵制一下宋军兵力而已,耶律善补也并未出现在满城主战场,总体上来说,辽军此次南下,只是看着凶,实际上势头并不猛烈,而且古代上没有记载此次辽军南下的兵力有多少。
满城之战宋军可以大胜的第二个真相是,北宋时期早有准备,且宋军精锐尚在。
当时北宋时期在河北之地,镇州,定州都是军队重镇,有重兵驻守,同时宋太宗在高粱河战败回京后,让崔彦进等镇守关南(从契丹收复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及瀛、莫二州,北宋时期时称这三关以南的地区为“关南”),刘廷翰守镇州,崔翰守定州,在辽军南下前,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军队准备,本来哪怕是宋朝中后期,宋军的战力也是进攻不可以,防守尚可,对西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三败,但是西夏也并未在领土上占到什么便宜,重要还是北宋时期有着国力支柱,进攻不可以,但是打防守拼消耗,还是能抗一下的,更不要说北宋时期初期了,那时还是宋军战力的巅峰。
而且虽然满城之战时宋军新败,但是高粱河之战对宋军的打击并没有后来雍熙北伐时那么严重,高粱河之战中,宋军精锐部队只是被击溃,而非被歼灭,《辽史》上也是没有记载,此战宋军兵力损失有多少。
《辽史.景宗本纪》击宋馀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辽军的战果重要还是集中在兵器辎重上,最重要的是,高粱河之战,并没有给宋军将士打出恐辽症,此战宋军战败大半真相都在宋太宗身上。
如果宋太宗任命有威望也有地位的将领担任统帅的话,有优势也有风险,风险就是,这样的统帅容易独断专行,大胜仗的概率高,但是打败仗的几率也大,在高粱河宋军新败的情况下,辽军大举南下,兵锋威慑北宋时期边关,宋军需要一次胜利稳住阵脚,综合来看刘廷翰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战的过程也就是,刘廷翰等人率部在正面击溃辽军,而崔翰率部奇袭其后,断辽军归路,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这显然是宋军将领在一起商议,刘廷翰最后决定的战术布置,这也是刘廷翰的作用,也就是综合大家好的意见,整理出相对合理的战术计划,力保稳中求胜。
相反看看辽军,恰恰是主将韩匡嗣独断专行,不听别人的意见,才导致辽军深陷宋军的圈套中,大败而归,韩匡嗣回到辽境后,也是差点被辽景宗泄愤杀了。
满城之战宋军取胜的第四个真相就是,前线将领忠君爱国,有血性,敢于冒违抗圣旨的风险,更改军阵。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宋军的战术宗旨就是示弱,毕竟新败,示弱可以最大程度的让辽军轻敌,而且显然辽军前期推进顺利,这也是韩匡嗣狂傲的真相。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军于满城西,方阵,官军诈降,匡嗣欲纳之,兴格曰,彼气甚鋭,疑诱我也,可整众待之,匡嗣不听。
按照记载,在辽军抵达主战场,也就是满城西侧的时候,刚开始布阵,宋军就有人出来诈降,韩匡嗣也就信了,而这就是宋军前期示弱的结果,正常人面对这种情况,第一反应都应该是,对方是诈降,在刚要开打的时候跑过来投降,要么是让你放松警惕,要么就是拖延时间,不然早降了,何必在大军将要列阵交战的时候才投降,可能其实宋军也没料到诈降的效果会这么好。
而在交战前,诸将按照宋太宗给的阵图布阵,结果发现不对啊。
《宋史.赵延进列传》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延进谓翰等曰……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
《宋史.李继隆列传》继隆曰:「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即从宜而行,败之于徐河。
布阵后众将发现,各阵之间存在巨大的空隙,军阵之间如果给对手留下可以进攻的口子,那么阵型很容易被切割,容易被各个分割包围,进而被蚕食掉,其实嘛,打仗就是要随机应变的,哪有靠战前给的阵图布阵打仗的,可以说,如果崔翰,赵延进,李继隆等人要是庸人的话,就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绝对会按照宋太宗给的阵图打,只要这么打,打输了也不会被宋太宗处罚,但是改变宋太宗旨意,改动军阵,如果打输了,那妥妥的要被重罚,宋太宗也有话说了,“我的阵图是白给的吗?”
有意思的是,赵延进,李继隆两传记中,都称是自己要求改变军阵的,尤其是赵延进说要是打败了,就自己承担自认,个人感觉这应该是宋军诸将最后达成的共识,只不过是赵延进,李继隆两人最先提出来罢了,而且主帅刘廷翰也应该是同意的,毕竟大军军阵变化,有不是说动个嘴皮子的功夫就完事了的,当作统帅的刘廷翰,不会没有发现,崔翰所部在调整军队部署,话说,宋军诈降,会不会就是为了崔翰所部调整阵型争取足够的时间而临时想出来的办法。
相对来说,斩首一万零三百级是宋朝官方给出的战果,但是《宋史.崔翰列传》则记载了不一样的战果,“馘”指的是割下的敌人左耳,和其他记载统计战功的首级不同,而且还记载了数万,而不是万余,同时称辽军溃逃时,坠入西山坑谷中的不计其数,如果按照这个记载就更多了,当然这应该是夸赞崔翰功劳的一种记述方式,还是斩首万余级的记载相对可信吧,不然俘馘数万,还有坠入坑谷中的,基本上南下的辽军就全军覆没了啊。
总的来说,满城之战之所以宋军可以取胜,是在辽军没有明确的军队目标且轻敌的前提下,被早有准备且保有战力的宋军所击溃,此战也是稳住了北宋时期的阵脚,破坏了辽军扩大高粱河之战战果的企图,让北宋时期仍然有能力对辽国发动主动进攻,北宋时期还具备和辽国对峙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