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对社会上少部分的批判,意思是用道德标准去衡量,说一个可怜之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之前的过错而且还屡教不改所以才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些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就话充满了批判性和哲理性,意思是现在处境困难,穷困潦倒,可怜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之前做过的事才让自己沦落这般境地,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这句完整的话应该是来自民间的,鲁迅先生评价自己小说中的人物阿Q,他身体上有病,而且受到人们的歧视,最终被误杀。 他很可怜. 但他也可恨,他自己不为自己贫困的生活找真相,却埋怨别人。鲁迅先生也曾经用这句话来点评自己的作品“孔乙己”中的主人物——孔乙己,大致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可怜是有真相的,而这个真相往往是很让人痛恨的。对于自己笔下的孔乙己,鲁迅先生是‘对他的遭遇感到悲哀,同时对他的不反抗,不争气感到遗憾’,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有环境的影响,又是个人所导致的,鲁迅先生希望他能去反抗,但在当时的中国,毕竟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虽然很困难,但鲁迅先生还是义无反顾地弃医从文,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不断写出文章来激励在沉睡当中的中国人。鲁迅先生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并不是骂这些可怜的人,而是对他们有能力去反抗却不反抗的短暂气愤,气愤之后便又是心中的悲悯。本来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但是能反映现在大部分的现状。可怜之人,大部分不值得可怜,就如一个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的乞丐,四肢健全而不去劳动,却选择了乞讨,想不劳而获,甚至有人把乞丐当做一个职业。
还有,一个嗜酒如命的人,酒后开车出事,把自己撞得残废,这样表面看来他虽然是一个可怜的残疾人,却不知道他是酒后驾车自己撞的。假可怜之人,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别人对他们,越热情,他们就越不想自力更生,到最终,可怜的人变得可恨,让帮助者恨铁不成钢。还有的可怜人,别人帮助他,他还觉得给他的帮助太少。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是以上,虽不能以偏概全,但还是有这样的人出现。大明首辅千古奇才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