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死后谁当了皇帝(朱由检死后谁埋了他)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古代上真实的朱由检。

  公元1644年3月19日,闯王李自成带兵攻陷北京,朱由检帝在北京煤山自缢身亡,年仅33岁。一代帝王,就此陨落。

  朱由检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

  与前几任不太爱搭理朝政的皇帝不同,朱由检皇帝从来不会缺席朝会,事必躬亲,从不敢有过任何的懈怠。据王世德《朱由检遗录》记载:“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朱由检帝还是一个好学不倦的皇帝,博览群书。至于生活上,他也是厉行节俭,这一点上也可以堪称中国古时候最为节俭的皇帝之一,他自己的吃穿用度,后宫的开支也是一缩再缩,尽可能地节俭。

  朱由检死后,南明大臣把朱由检帝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步:

  先帝(朱由检)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明朝遗民史学家、文学家张岱这么称赞朱由检皇帝:

  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明朝那些事儿》中也把朱由检帝设定成一个非常厉害,冷静,有手腕的政治家。认为朱由检是一个节俭勤政的人,是一代明君。

  然而,节俭勤政就真的是好皇帝吗?朱由检真的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吗?

  从史实来看,朱由检是一个比较幼稚的政治家,也难称得上是一个好的领导。

  政治上:朱由检皇帝仓促上岗,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够厚黑,缺乏权谋

  天启七年(1627年),年仅廿二岁的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于朱由校三个儿子皆早夭,他唯一在世的弟弟崇祯皇帝继承皇位,当时崇祯皇帝年仅十六岁,是为朱由检帝。

  明末时党争严重,但是朱由检仓促上岗,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够厚黑,不懂权力制衡,上台后把魏忠贤及其阉党一并清剿了。

  打破朝中固有的政治格局,本身也算正常。然而朱由检自己没有什么比较长远的计划,也没有权衡党派的能力,以至于东林党坐大。而东林党的强势,又遭到其他党派的构陷攻讦,以致恶性循环朝政混乱。

  施政上:不切实际,瞎折腾

  汉代初年,汉文帝尊奉“无为之治”,与民生息。景帝时又降税,改革法律等等,成就了“文景之治”。总结而言,就是“不折腾”。

  反观朱由检皇帝的施政,那就是瞎折腾。

  从财政状况上看,天启帝恢复了被万历帝废除的工商税、海税,有效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1628年,仅太仓收入的银两就达到了700余万两,是1626年的近两倍。1631年,太仓收入的银两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万两。

  然而朱由检帝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了工商税。

  废除工商税,财政告急,连发军费都成了难题?于是,又赶紧加征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项赋税。

  朱由检三年,强征“辽饷”,亩加征银三厘。朱由检十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朱由检十二年,明廷又加征“练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

  工商税的征收对象重要是富商,“三饷”的征收对象是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的全体农民。废除工商税,加征“三饷”,这完全是“劫贫济富”的节奏。

  再加上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民不聊生,正是最需要钱的时候。可朱由检帝的国库不但没钱拿出来赈灾,反而派军事到陕北加征“三饷”,以至官逼民反。

  多尔衮曾指责说:

  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后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

  军队上:对自己的国家心中没数,没有战略眼光

  朱由检元年七月十四日,朱由检帝召见袁崇焕及六部群臣于平台。朱由检帝对袁崇焕寄以厚望,慰劳备至,咨询复辽方略。

  袁崇焕慷慨陈词:“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皇帝听后非常高兴:“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给事中许誉卿乘皇帝退而少憩之际,问袁崇焕五年复辽之略。崇焕笑言:“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

  五年平辽这件事,如何说呢,真的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袁崇焕是欺君的“聊以相慰”,而朱由检自己却也心里没数,国库空虚,内乱不断,靠什么支柱平辽?靠袁崇焕的大话么?

  天启六年,袁崇焕上书声称,依靠关外修城屯田,就足以让后金不战而降,即便后金不降,我也必然会擒获努尔哈赤。

  《明熹宗实录》记载:“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

  按照袁崇焕修城屯田之策,朱由校提出六个问题,指出“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就是别轻谈说空话,而要拿出具体的处置办法出来。

  最关键的是,朱由校脑袋非常清醒,“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

  天启皇帝与朱由检皇帝,高下立判。朱由检皇帝会相信袁崇焕,但天启皇帝却提出一系列质疑,怼的袁崇焕哑口无言。

  在针对内乱上,朱由检也是昏招频出。

  在张献忠暂时投降,闯王李自成势孤力弱的时候,朱由检一没有吸取先前民军降而复叛的经验,二没有采取让民军相互消耗的建议。

  民变尚未彻底消除之时,朱由检就把洪承畴和孙传庭全部调到东北,急于求成。结果闯王李自成乘机再起,辽东战场上也未能奏凯,明军精锐沦丧松锦。

  后而又在时机不成熟时,逼迫孙传庭出战,致使孙传庭战死,丧失最终希望。《明史》评价:孙传庭死,关内无坚城矣!传庭死而明亡矣!

  性格上:猜忌多疑、薄情寡恩、刚愎自用

  朱由检帝志由于性格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统计,朱由检一朝在十七年间,先后换了五十四个内阁、十四个兵部尚书,杀辅臣一人、尚书四人、总督(督师)七人、巡抚十一人,这就导致大臣对皇帝不信任,最后使君臣离心离德。

  像袁崇焕,明军蓟辽督师,抗清的统帅,虽然袁的问题也不小,但好歹也是一方国家大员,对明朝忠心耿耿。

  然而却被凌迟处死,然后传首边关示众,尸体被北京民众争买而食,家人被流徙三千里。

  袁崇焕的死令副将祖大寿惊慌失措,率领部下毁坏山海关而出,直奔锦州,投奔后金。至此,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

  朱由检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就在这年朱由检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随后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事攻破北京,朱由检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由此灭亡。朱由检死前留下了著名的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帝临死都要说“皆诸臣误朕”,却从没有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自负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奇景了。

  结语

  大明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历经十二世,一十六帝。有精力旺盛能力出众的洪武、永乐;有自己懒得上却能掌舵的嘉靖、万历。

  而朱由检皇帝却是那个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却不自知的人。

  客观的说,明末时期积重难返,再加上恰逢小冰河时期,内忧外患,灭亡是必然的。然而朱由检皇帝完美的避开了所有正确答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重病之人,庸医乱治,以致身死。

  宋史中称赞宋太宗,说:“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对此,毛泽东只评了三个字:但无能。

  这三个字,用来形容朱由检再合适不过了。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