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时国民党的总指挥是谁(淮海战役活捉国民党将领)

大家都知道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爆发的一场大决战,它的规模在人类战争史中排名前列,一直受到军队迷们的研究和讨论。国民党方面在淮海战役中总共投入了80多万兵力,参战部队重要以隶属于国民党徐州剿总战斗序列的部队(六个兵团)为主,另外还有原来隶属于国民党武汉华中剿总,后改由国民党国防部指挥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参加这场战役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刘峙、杜聿明、邱清泉、黄百韬、黄维等9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国民党这9名高级将领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一、刘峙。刘峙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资历较高,有蒋介石的福将之称。淮海战役前,刘峙被任命为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但是刘峙认为以自己的指挥能力和水平,不足以应付这场大决战,于是就向蒋介石请示为他找一位得力助手,实际指挥具体战事。也就是说,刘峙虽然在名义上是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的最高指挥官,但实际上只是挂名司令。在淮海战役爆发后,刘峙借口“不掣肘具体指挥”,经蒋介石同意,从徐州飞抵蚌埠坐镇,为其日后免遭被俘埋下了伏笔。淮海战役结束后,刘峙被免职。1950年,刘峙携家带口远走印度尼西亚定居,没过几年在蒋介石的邀请下转到台湾定居,于1971年病逝,享年79岁。

二、杜聿明。杜聿明也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常年在战场中摸爬滚打,有一定的指挥能力。淮海战役前,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实际指挥具体战事。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总共有三次军队行动,一是救援被包围在碾庄的黄百韬兵团,二是撤出徐州迂回南撤,三是在陈官庄地区被围歼。杜聿明在陈官庄围歼战中被俘虏,后经过改造被特赦,先后担任过文史专员、政协委员等职,于1981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

三、邱清泉。邱清泉是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曾在德国军队院校留学。淮海战役前,邱清泉担任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是国民党徐州剿总实力最强的一个兵团。邱清泉兵团在淮海战役中,一直受杜聿明指挥,进行过救援黄百韬兵团军队行动,后随杜聿明撤出徐州,在陈官庄地区被围歼。邱清泉在战役最终阶段由于很大压力已经精神失常,疯疯癫癫,其他突围的过程中被流弹击毙,从尸体弹痕来看,是中了机关枪扫射,享年47岁。

四、黄百韬。黄百韬出身杂牌,凭拼死卖命逐渐得到赏识和重用,淮海战役前担任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是当时徐州以东地区实力最强的一股局势力量。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百韬兵团首当其冲,在从新安镇向徐州撤退的途中,被包围在了碾庄地区。此后,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苦苦坚持12天,最后全军覆没。黄百韬本人则被流弹击毙,另一种说法是举枪自戕未死,命随从将其击毙,死时享年48岁。

五、黄维。黄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长期从事军队教学工作,淮海战役前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隶属于国民党武汉华中剿总战斗序列。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维兵团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千里驰援战场,但因为行军路线问题,以及指挥问题,在双堆集地区被包围,最后全军覆没。黄维本人则被俘虏,后经将近三十年的改造,获得特赦,担任过政协委员一职,于198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六、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刘汝明。在淮海战役期间,李弥担任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司令,孙元良担任国民党第十六兵团司令,受杜聿明指挥,也跟随杜聿明走向覆灭。不过李弥和孙元良人在突围过程中经过伪装成功潜逃,后又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省,李弥于1973年病逝,享年71岁,孙元良于2007年病逝,享年103岁,他的结局是这些高级将领中最好的一个,活的时间最长,而且他的儿子是大明星秦汉。

另外,淮海战役期间,李延年担任国民党第六兵团司令,刘汝明担任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因为驻军在蚌埠,受刘峙指挥,远离战场中心,得以逃脱。淮海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和刘汝明先后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省。李延年于1974年病逝,享年70岁;刘汝明于1975年病逝,享年80岁。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