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叡和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曹家和司马家之间的政治斗争自从幼帝曹芳继位后逾演逾烈,曹爽空挂曹家皇族远宗之名,却不能团结宗室和旧臣对付司马懿,结果善忍的司马懿通过装病骗过曹爽,然后在高平陵之变,从此彻底了一切格局。之后到达白热化。
本来,自从一代奸雄曹操当年看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后,特意叮嘱儿子曹丕要提防司马懿。曹丕继位后,虽然对司马懿重用,但却防止他擅权。39岁的曹丕病逝后,他的儿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雄才大略的曹叡虽然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却是个福大命不大的人,238年年底,年仅36岁的曹叡已经病入膏肓。
曹叡尽管后管佳丽众多,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没有养成一个儿子。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曹叡只好从宗亲里选了一个曹芳当作养子继位。
尽管曹叡执政时期,靠司马懿抵御了诸葛亮的北伐,但他牢记祖上的叮嘱,对司马懿还是比较提防的。因此,在他的首次托孤大臣之中并没有司马懿。
曹叡的首次托孤人选是5人组合:大将军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
这套托孤班子名单最大的特点是9个字:5人都源自曹魏宗亲。曹宇是一代奸雄曹操的儿子,夏侯献是曹魏宗亲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一代奸雄曹操的养子、曹睿的发小。
然而,这个托孤名单出来后,曹宇却表示不能接受,真相是他觉得托孤人员太多。曹叡没办法,只好询问自己的两个宠臣孙资和刘放。
孙资和刘放两人平时和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关系并不好,害怕他们辅政后实权在握而对他们不利,于是趁机向曹叡说: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刚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语,这等人辅政,必然对社稷产生很大危害。
曹叡听了脸色煞白,问谁能替代?这两人建议让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又举荐司马懿为副手。
对于曹爽和司马懿这样的2人托孤组,曹叡思量良久,最后同意了。随后,曹叡让两人执手,写下了手诏,并诏告天下。
曹宇、曹肇等人只能虽然“不服”,但也无可奈何了,只能仰天长叹了。
总之,曹叡虽然一直都在压制司马懿,但驾崩前还是受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意见的左右,不得已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而这也彻底改变了曹魏江山。
果然,司马懿出其不意地发动高平陵之后,曹爽投降后,司马懿食言了,最后杀害了他。至此,曹魏国势倾颓,大权旁落。司马师继父位后,对皇室监控更加严密,魏帝曹芳无奈之下,决定自强,于是密令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发动政变,推翻司马师。结果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政变失败,曹芳被废掉了皇位。
之后,司马师另立了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高贵乡公曹髦为君。
当时的曹髦虽然只有14岁,但从小聪慧过人,是位文武全才。他阴差阳错地当上皇帝后,利用自身学识屡次召开文学会,意图团结众臣,与大臣们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舌辩无碍,使众人心悦诚服。总之,曹髦处处展露出“兴复”之心。
曹髦当皇帝第二年,机会来了。当时毌丘俭、文钦等人打出“勤王”的旗号,发起了淮南之变。这件事引起了“摄政王”司马师的高度重视,他于是亲率大军东征,并让弟弟司马昭留守洛阳。
结果在平乱的过程中,司马师不小心受了伤,被对手的暗箭射中了头部,结果目眶迸裂,在回到许昌时一病不起。司马昭知道后,赶紧从洛阳到许昌去询问后事。在这个关键时刻,曹髦亮剑了,他利用司马昭羽翼末丰的情况,下诏令让司马昭留在许昌打理后事,尚书傅嘏领军回洛阳。
曹髦想通过这釜底抽薪之计夺回军政大权。
然而,事实证明,曹髦的计谋用对了,但人却选错了,尚书傅嘏是司马家的死党。因此,傅嘏收到诏令后与司马家的谋主钟会进行了“密中谈”,结果钟会看出了曹髦的心思,于是马上派人通知司马昭,要他赶紧带兵回洛阳,主持军权。
就这样,曹髦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司马昭迅速回洛阳后,马上接替兄长成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此后,曹髦空有大志,但已无力回天。而司马昭步步紧逼,很快加大都督职衔“奏事不名”。再晋封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剑履上殿。总之,这时9个字可以形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进行最终一搏,他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向他们提出要以天子之尊讨伐司马昭。
结果王经一听,苦苦进谏,说是朝野上下都是司马家族的人把控局势,千万不可造次。结果曹髦不听,王沈王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司马昭进行了“告密”。
结果可想而知,当曹髦带着宫中几百侍从宫卫“讨伐”司马昭时,曹髦被早有准备的司马昭大军镇压,曹髦也被屠杀。
“甘露之变”后,虽然自己还是没有敢真正坐上皇帝宝座——另立曹奂为帝,但也给他的后人铺平了道路。在司马昭手上,他还完成了灭蜀之壮举,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又灭了东吴,三国就这样归晋了,曹魏江山也就彻底葬送在了司马氏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