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的古代真相,导致很多人对于北洋军阀有些误解,北洋军阀所做的事情也不全是罪恶滔天,但是也不像现代某些人翻案说的那么好,北洋军阀做的事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清朝皇帝退位,民国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世界上存在着各种政治体制,而战争的进行,也让积贫积弱的国家在试错的成本上非常的高昂。
比如段祺瑞,很多人说段祺瑞做了很多好事情,比如三造共和,收复蒙古,但是也有人说段祺瑞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他执政期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就连鲁迅都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还跟日本进行借款,也就是古代上的西原借款,正是这个借款出卖了中国很多利益,让日本开始进入到东北,攫取在东北的权力。
没错以上说的都是古代史实,不过我们只能针对某个古代事件进行评价,段祺瑞是个政治家也是个野心家,很难用一段文字很中肯的评价段祺瑞本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段祺瑞在位期间的一次币制改革。
民国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银两制,所谓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所以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往往都是赏银多少两,但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中国古时候长期以铜钱当作货币来使用,银子往往都是用在官府,民间多用碎银子,由于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倒也能够应付中国的商品流通,甚至一度成为国际货币,比如宋朝的时候,日本就大量使用中国的铜钱当作货币,这也是造成宋朝铜钱短缺的真相之一;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开始开放国门,加上中国是战败国,在商品贸易上,为了防止白银流入中国,外国开始使用货币跟中国交易,而为了适应国际市场,也是为了能够防止白银外流,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币制条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是实际上市面上银元和银两同时流通使用,根本真相还是千年来的思想在作祟。
民国建立以后,人民在平常生活中开始逐渐使用银元,但是由于军阀割据,导致我国银元种类多,市价不统一,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于是在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国币条例”,不但铸发了新的银元,还设立了币制局,这时发行的银币就是大家熟悉的“袁大头”——银元上有袁世凯的头像。但是,袁世凯为了当皇帝,向银行借款,引发了金融危机。虽然“袁大头”在全国通行,却因军阀割据,使货币流通混乱的局面更加严重了。因此,中国政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更先进的货币制度,要统一全国币制。
在袁世凯称帝,各方表示反对并进行讨伐,袁世凯在一片讨伐声中恢复民国,其本人也很快病死,段祺瑞推举黎元洪做总统,而他本人担任了国务总理,1917年的时候,政府计划进行币制改革,梁启超主持了币制改革,提出整理全国的纸币,禁止各地滥发纸币;统一主币,以“袁大头”为全国性统一的货币;采用金汇兑本位制这三大步骤。在中国币制改革问题上,各国十分关心,都希望派顾问参加,1918年中国财政部决定聘请日本人阪谷为顾问,在同一年中,西原龟三先后六次来中国与段祺瑞政府进行商谈,发表了《中国税制及币制改革论》,提出了中国币制改革方案。在8月10日,段祺瑞政府正式颁布了有关币制改革的《金券条例》。发行金券,明显是为了在中外贸易支付中使用,这种货币适用的范围限于国际贸易。条例中规定,中国货币改用金本位制,由币制局发行金券,持有外国金币或生金,可向指定银行兑换金券。与此同时,中国计划向日本借款,以供发金币,以收回社会上的存金。这次借款就是西原借款,也跟这个西原龟三有关。
《金券条例》公布后,金银比率波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缺乏金本位制度的整体设计,单独使用金券制度,也就是说这次发行的金券是没有黄金当作准备金,这样的金券很容易滥发,事实也是如此,由于没有黄金当作准备金,老百姓对于金券普遍持怀疑态度,加上当时正是首次京钞风潮过后,人们对政府发行货币的信用产生了动摇,不相信政府能够维持兑换,所以引起了中外一致反对。在中国国内也引起了一场反对《金券条例》的运动,各方都向北洋政府致电表示反对《金券条例》。西方列强也表示不满,对北洋政府提出抗议。最后迫使段祺瑞政府取消了《金券条例》,中国也避免了自身金融被日本控制。
本来这次的改革失败,在某种程度是帮助了中国,当时发行金券,虽然没有拿黄金当作准备金,但是却变相的以日本借款当作准备金,如果这种金融制度一旦成功实施,那么中国的金融就掌握在了日本的手里,日本想要控制中国的货币,只要操控流入中国的日本货币就行了,这样中国在经济上就会严重依赖日本,而即使这个改革失败,日本还有段祺瑞政府承诺的矿产、铁路等抵押物,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段祺瑞的这次借款,原来是为了实现中国的武力统一,同时镇压孙中山先生的护法运动,当然还要应付政府开支,但是却在事实上造成了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变本加厉,寺内正毅曾得意地说,
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刚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在经济上还不是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的日本的对手。事实上整个民国时期,货币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但是种种真相,没有一次是成功的,除了刚刚诞生的法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之外,其他的改革可以说都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