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的统治(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

  满清是怎么为成功篡位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清朝中国古代上最终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朝代

  诸如清朝1644年入关,从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可谓是鱼跃龙门。但是长久以来,有些人认为清朝的入关是趁虚而入窃取的天下,不是靠的实力,是捡漏的。有人认为清朝并非如此,而是靠着自身实力入关夺取得天下。

  那么清朝到底是趁虚而入,窃取天下,还是靠自身的实力,靠着自己实力夺取的天下呢,今天小编来具体说说。

  首先来说说为何说为何有人认为清朝是趁虚而入,窃取天下的呢?

  这个说法的依据在于明朝是亡于闯王李自成,因为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朱由检帝崇祯皇帝以身殉国,意味着明朝全国性政权的结束,所以认为清朝是趁虚而入。

  而明朝的全国性政权结束以后,南方残余势力拥立的明朝宗室藩王建立的南明,被打着替明朝报君父之仇的清朝所灭,所以以此认为清朝是“窃取天下”。

  那么以上说法对不对呢?

  客观而全面来说,宋安之认为清朝得天下的确有着趁虚而入的因素,但并非全靠的是“趁虚而入”,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可以做到趁虚而入。还有说清朝窃取天下,本来不对的,清朝可并没有窃取天下。

  因为闯王李自成消灭明朝,的确给了清朝趁虚而入的机会。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认为,清朝在闯王李自成消灭明朝之前,就已经多次绕道入关,甚至朱由检二年,清太宗皇太极都率领大军打到了北京城下,所以说即使没有闯王李自成,清朝消灭明朝也就是时间问题。

  本来大家忽视一个问题,为何朱由检十七年,闯王李自成进军北京,一路势如破竹,朱由检帝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结果只来了唐通八千人,而且闯王李自成到了北京,三大营马上投降了,北京轻而易举被攻破。

  而朱由检二年,皇太极率领大军都兵临北京城下了,结果却是明朝内部同仇敌忾,北京守军没有投降,援军也是源源不断。

  为何差别会如此之大呢?

  因为闯王李自成崛起于明朝内部,官绅阶级对他认同度高,自然是一路势如破竹。而皇太极属于是关外政权,有点属于外来者的意思,在官绅阶级看来,并非是同一类人,所以自然是抵抗力度大。

  所以说清朝入关的确有趁虚而入的因素,其一在于其实明朝再是怎么不堪,但也是当时主心骨,再加上清朝属于关外政权这个主要因素,就算清朝真的再次兵临北京城下,明朝内部肯定是一致对外,但闯王李自成消灭明朝,等于消灭这个主心骨,使天下四分五裂,当然方便了清朝入关。

  其二在于清朝借此找到了入关的最佳理由,就是打着替明朝报君父之仇的旗号,这样一来,使当时世人的抵触感大减,这也是刚刚入关以后,可以站稳脚跟的一个主要真相

  所以说清朝入关,的确有着趁虚而入的真相,但也不能说清朝完全是靠着趁虚而入得了天下。毕竟清朝入关以后,有着三大对手,一是当时如日中天的闯王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当时世人都认为大顺政权是下一个大一统政权;二是明朝残余势力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可以说是当时四大势力中最具正统的存在;三是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清朝本来在当时并不占据有多少优势,甚至统治阶级内部不少人认为大肆掠夺一番就可以退回关外。但是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坚持下,是先灭闯王李自成之大顺和张献忠之大西,再消灭南明弘光、隆武、绍武三个政权,等到顺治帝福临亲政以后,只剩下永历政权苟延残喘,等于是奠定了清朝大一统中国的格局。

  在这个大一统过程之中,清朝的综合实力可以说很不错的,八旗军事虽然入关以后战斗力有所衰退,但是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

  在政治上清朝也是善于拉拢前明的官绅阶级,大肆封官。对于前明降将也是很会笼络人心,诸如封大汉奸吴三桂等实力派为王,即使在南明内部斗争失败的孙可望只剩下几十骑,投降清朝以后,也是马上被封为义王,此人在后续清朝对战永历政权过程中,也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由此可见清朝的笼络人心的手段相当高明。

  因此客观来说,清朝入关的确有趁虚而入的因素,但是人家自身实力也足够硬,入关以后打天下可是靠得自身实力,如果实力不强大的话,也做不到趁虚而入的。

  至于窃取天下,本来也有些言重了。

  历朝历代得天下之正,也就是汉与明,但即使如此,汉明也有一些小缺陷。而其他朝代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像隋朝开国,是北周的权臣和外戚,他也是得位不光彩。还有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世宗柴荣信任的大将,结果世宗英年早逝以后,他以武将身份谋朝篡位,得位也不光彩。

  清朝打着替明朝报仇旗号入关,结果消灭了南明政权,虽然的确不地道,但是对比历朝历代,本来这也属于正常操作,可以批评,但是说其“窃取天下”,就有些言重了,就有些不符合实际了。

  所以说清朝得天下的确有趁虚而入的因素,但是自身实力也足够硬,不只是战斗力强悍,综合实力也强,不然也做不到趁虚而入的。至于说清朝窃取天下,就是不对的了,不符合实际了,人家虽然道德上来说不地道,但是打天下,的确靠的是实力,而非“窃取”。

(1)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