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安贫乐道的故事(安贫乐道的故事300字)

安贫乐道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安贫乐道,即以得道为乐,安于贫苦。恬,有安静、清静之意,这里是淡泊、淡漠的意思。进趣,同进趋,努力当作。安贫乐道是古人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之道,《太平御览》中多见「安贫守道」、「安贫羡道」,「世以儒学安贫乐道」之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韦彪字孟达,扶风平陵人也。高祖贤,宣帝时为丞相。祖赏,哀帝时为大司马。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好学洽闻,雅称儒宗」。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对父母孝,故侍君者忠。皇帝显宗亦闻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谒者,赐以车马衣服,三迁魏郡太守。建初七年,车驾西巡狩,数召入,问以三辅旧事(三辅谓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共在长安中,分领诸县),礼仪习俗。韦彪数陈政术,书奏吏制,深为帝纳,帝「厚赐彪钱珍羞食物」,官拜至大鸿胪。

韦彪以安贫乐道为本,竟以致飞黄腾达。皆因彪深谙做人之理、为政之术,「士宜以才行为先」,「政化之本,必顺阴阳」,其家世显赫,高祖是宣帝时的丞相,祖父是哀帝时的大司马。

安贫乐道,难就难在一个「安」字上。无独有偶,《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杨震的故事,杨震少年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生称他为「关西孔子」,「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汉因秦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意思是说,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能而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何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如何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杨震有五子,后四世太尉,德业相继,四世清德,被称为积善之家。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