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从1038年建立到1227年灭亡,前后差不多有两百年。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实在让人十分惊讶。为何说西夏延续这么长时间让人惊讶呢?
其一,西夏从开国皇帝李元昊开始,虽然在和南宋的战争中占得优势,得以建国。但是李元昊当了皇帝以后,却不像一般开国皇帝那样,而是开始乱政。嗜杀无度,骄奢淫逸,最终还被自己的儿子削掉鼻子而死。同时,他的儿子又被权臣诛灭,引发动乱。一般来说,这样一种状态,就是王朝末年的乱象。然而,西夏没有乱,后来竟然延续了两百年。
其二,西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政权。古时候中国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总会受到来自中原王朝和周边其它少数民族的强力攻击。很多曾经强盛一时的民族,比如鲜卑、突厥、回鹘等等,都在这种双重打击下,昙花一现就灭亡了。西夏却并没有落入这种怪圈之中。
其三,当时西夏虽然和宋朝、金国(早期是和宋朝、辽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其力量本来是最弱的。一个弱小的国家,应该是撑持不了多长时间的。但最后他撑的时间却比金国、南宋都长。
其四,蒙古对西夏前后发动了六次战争,才把西夏拿下来。比蒙古对金国和对南宋发动的战争都要多。这给人一种感觉,似乎西夏的战斗力,比南宋和金国都要强大。
那么,为何原来是弱国的西夏,最终竟然能延续那么长时间呢?
一、控制河西走廊让西夏具有不俗的实力。
从汉武帝刘彻开边到唐朝末年,河西走廊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尤其是中原王朝处于大统一的时候,中原王朝都牢牢地掌控着河西走廊。
不过在唐朝末年,中原王朝已经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党项人利用这个机会,打败吐蕃、回鹘等民族,独占了这一块。
河西走廊是中西物质集散地,掌控着这一块,就意味着掌控着贸易市场。而贸易市场总能够产生暴利,西夏也就利用这一优势,让国内虽然粮食生产并不是很丰富,但依然能够保持着较高的经济水平。
之前的北方及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者说没能力控制这里。他们在没有什么适合耕种的土地的情况下,想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往中原进攻,抄掠中原的物资。这也在中原国家那里带起了巨大的仇恨,被中原国家强力打压。因此,那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很难发展起来。
二、西夏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寻找到了生存空间。
如果北方除了西夏外,没有其它少数民族,或许他们会受到中原王朝的强力打压。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北方除了西夏以外,还有辽国、金国。
北宋时期的时候,是辽国、西夏、北宋时期三足鼎立。南宋的时候,是金国、西夏、北宋时期三足鼎立。因为都是三足鼎立,因此,西夏在另外两国中,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比如,当辽国、金国不满西夏,攻打它的时候,它就迅速背弃宋朝,依附辽国、金国。当宋朝攻打西夏的时候,它又可以很快和宋朝讲和,背弃辽国、金国。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无论是辽国、金国,还是北宋时期、南宋,他们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很多时候还要想办法拉拢西夏。也就是说,辽国、金国要拉拢西夏和宋朝斗,宋朝也要拉拢西夏与辽国、金国斗。因此,就算西夏反叛了,他们要发兵打它,也常常是适合而止,只要把它拉回来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有点像三国时期的东吴。东吴是最弱的,但是因为它是蜀汉和曹魏都要争取的对象,因此反而受到的打击最小,建国也是最长的。
三、蒙古把西夏当成自己的练兵场和粮食补给站。
蒙古对西夏进行了多达六次的进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着力攻打西夏,只是把西夏当成了他的练兵场,同时还把西夏当作其粮食补给站。只要每次打服西夏就可以了。他的战略重心是世仇金国。后来,当蒙古与西方国家花剌子模结仇以后,他的战略重心又放在花剌子模。等到成吉思汗灭掉西辽,接着又灭掉花剌子模,拥有了宽阔的地盘,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和人力物力的时候,蒙古才不需要西夏了。这时候,蒙古帝国才把西夏给灭掉了。
总之,西夏实际上并不是太强大,但它却利用了当时的国际态势,让自己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成为中国古代上少数民族国家中的一个生存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