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从四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四品官相当于现在的)

说到古人当官啊本来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本来还是挺有意思的,小编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员的一品二品这样的感觉了,小编总是觉得这些东西非常的复杂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种的比较大一些那种的比较小一些所以本来还是挺复杂的,最近有人说了清朝时期的四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探究竟吧!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清代知府这个级别已算是进入高干序列了。知府在明朝,是正四品官员,到了清代,则属于从四品级别。
那么清朝的四品官员放在现代会是什么级别呢?所谓“正”和“从”又是如何回事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下清朝官吏制度的基本结构: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官分九品,每一品有正和从(音同纵)之别。就是类似于现代的正,副之分。
除了正和从的区别,若按地域体系划分,每一品级还包括京官和地方官;按职能体系划分,又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其中,京官系统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而有之。
因此,严格说起来,清朝的四品所包含官员种类还真挺复杂。为方便理解,有书君特别挑选了几种知名度较高的四品官位名称,在详细解说过程中,看看四品官究竟对应现代什么级别:
通政使司在清朝是掌管内在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信件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信访局。国家信访局的负责人是中央××办公室副主任,按现在的级别划分,通政使司副使级别应高于正厅(局)级。
一听这名字,看过《甄嬛传》的友友一定不陌生,甄嬛父亲的官职便是此职位。在清朝,大理寺这衙门儿是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卿”在古时候可是高干系列。虽为“少卿”,甄嬛老爹的官位还真是不小,应该是对应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实权派,也是高于正厅(局)级哦!
除了大理寺少卿,还有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少卿,以及詹事府少詹事也是同级别的正四品文官。基本都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勤务机构。放到现在,大约等同于外交部长,也应属于正厅(局)级或者副省(部)级。
清朝掌管审核奏章,进宫谏言的一种官职,类似于现在国家主席的政治秘书。言官们的谏言对皇帝的影响力巨大,比如我们熟知的年羹尧大将军就是被督察院的言官们弹劾并最后扳倒的。对应现在应是正厅(局)级以上的级别。
这个好解释,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副市长、其他直辖市副市长和地级市市委书记,都是对应现在的副省(部)级和正厅(局)级。
重要从事奏章翻译,校阅等事宜。我们所熟知的雍正宠臣田文镜便是出身于从四品内阁侍读学士;
大名鼎鼎的刘墉,纪晓岚都曾做过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
如果变换成现在官阶,这几个官位大约等同于国家教育部长或者中央党校校长,应属于副省(部)级或者正厅(局)级。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对于读书,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就是现在的地级市市委书记和自治区市委书记。不同的是,现在我们国家有民族优待政策,所以自治区市委书记比普通的地级市市委书记级别还略高,属于副部级。而在清朝,二者待遇是等同的,都等于现在的正厅(局)级干部。
相当于现在的盐务局局长(厅局级)。在清朝,这可是个肥缺,是能够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个机构。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官名有点面熟。不错,这个称号也在《甄嬛传》出现过,就是那个骄横跋扈,没演几集就被华妃赏一丈红,领了盒饭的夏冬春的父亲。
那位看官说了,夏冬春之父包衣佐领是从四品武官,而甄嬛的父亲是正四品文官大理寺少卿,不是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吗?她如何在甄嬛面前还那么盛气凌人呢?
原本,冠以包衣封号的职位都是清初打天下时位高权重的亲王爵爷家中的家奴获得封赏之后世袭下去的。祖传下来的官位,生活衣食无忧,没有竞争压力,也就惯出了坏脾气。
从四品武职官员之后才出现了少许冠以包衣的职位,可见,清朝政府对于奴才出身的封赏还是很有限度。任人唯才,任人唯贤才是朝廷更看重的择官条件。
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品武职官位,叫做御前四品带刀侍卫,如果放到现在,应该相当于首都公安局刑侦处长,虽然级别谈不上多高,但因为在国家领导身边工作,责任重大,自然比起相同品级的其他官位含金量更高一些。
通过以上分析,有书君认为,由于时代的很大差异,清朝的官位和现代干部行政级别很难以逐个对应,只能按其职能找到一个大致的对等。
清代四品官员,如果放在现在,基本属于厅级或者副部级。官位着实不低,而且大都是各地高级行政长官,或者负责礼制,教育,秘书,盐务,京城卫戍等手握实权的官职。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