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圣吴道子简介(画圣吴道子代表作)

吴道子(约公元686~760前后),原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吴道子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初为民间画工,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未及弱冠,已经深造图绘的妙处。

吴道子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唐玄宗闻其名,召入供奉,授以「内教博士」、「宁王友」等职,由此名震天下。吴道子学画远师南朝梁张僧繇,近学张孝师,笔迹磊落,势状雄峻,生动而有立体感,并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其所作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都冠绝一时,并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画中神怪人物千奇百怪,情状各异,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吴道子早年行笔较细,风格稠密,中年之后画风一变,「落笔雄劲」,「敷粉简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变化丰富,一改古来因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人称「莼菜条描」。表现出的物像「高侧深斜,卷飘带之势」,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创出「于焦墨线条中,略施微染」的淡彩法,世称「吴装新格」。作画线条简练,洗炼劲爽,《历代名画记》评其「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后人将其与张僧繇并称「疏体」,以别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劲紧连绵的「密体」。

吴道子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据传,吴道子「每一挥毫,必须酣饮」,因此,他经常是醉中作画。其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力量。

吴道子作画速度甚快,往往是一气呵成。他曾在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还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吴道子去写生。吴回来后,要人准备了一匹素绢,用了一天时间,在大同殿上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风光,令唐玄宗赞叹不已,认为和此前不久另一位画家李思训用几个月功夫画成的嘉陵山水一样美妙。

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其画风为唐代和宋元以来许多画家所效法,被尊为「百代画圣」,被民间塑绘艺人奉为「祖师」。宋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并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