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所以族系渊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依据东汉的《尔雅·释亲》和《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等史书考证,才确定了中国人本族内”上下九辈”的称呼。这就有了“祖宗十八代”这个词。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可参考《称谓歌》来记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最早被骂祖宗十八代的是谁呢?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祖辈刻在石头上一段话“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斋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而兼倍十八世之诅盟,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
大意就是说:秦国的先君穆公与楚国的成王哥俩关系特别好,两国关系紧密连成婚姻,结盟起誓永不侵犯。可后来楚怀王背叛了秦楚两国十八代的诅咒盟誓,率领诸侯各国的军队进攻秦国,楚怀王他对不起自己的祖宗十八代。后来这个骂祖宗十八代的梗就流传了下来。
那为什么是十八代,而不是其它代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概数,泛指极大、极高、极多之意。例如华夏的代称是“九州”,很高的天空被称为“九霄云外”,皇帝镌“九鼎”“九五之尊”,佛教设“九喻”,人经历大灾难叫“九死一生”,人死之后又会到“九泉之下”等等。古代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又是阳数中最大的,所以中国人对于“九”这个数字很重视,能否确定上九辈和下九辈也成为了是否可以称之为一个宗族的基本条件。
鼻祖(始祖):九世祖
远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父亲(爸爸):简称“父”,
一世祖自己(“自己”是上九代与下九代的分水岭,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内)
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曾孙(重孙):三世孙
玄孙(元孙):四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