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郑宗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在福建郑氏家族里,郑芝龙、郑成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郑芝龙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在福建沿海建立了一支水师部队,并在著名的料罗湾海战中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海盗刘香的联合舰队,掌控了东亚海域的主导权。那时候,东亚海域的往来船队,都必须打上郑芝龙的旗号,来确保通行安全。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于1661年亲自率领一支舰队,金门料罗湾出发,浩浩荡荡地横跨台湾海峡,与侵占台湾的荷兰军队进行数次激战,最终迫使其签订投降条约,逃出台湾。台湾在被荷兰军队占领30多年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芝龙除了生育郑成功外,还生育了6个儿子。其中,次子郑宗明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当年,郑芝龙从事海外贸易,居住在位于日本长崎县北松浦半岛西方的平户岛,得到当地诸侯松浦氏的优遇。松浦氏赐给他土地,修建豪宅,还将平户藩家臣田川昱皇的女儿田川松嫁给他。
1623年,郑芝龙与田川松结婚。第二年,即1624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取名为郑森,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当郑成功出生后没多久,郑芝龙就离开了平户岛,自立门户,到外面闯荡。后来,郑芝龙把年幼的郑成功接到了福建。郑芝龙想把妻子田川松也接到福建来,却被日本德川幕府以“日女不入中原”为由进行阻扰,未能成功。于是,田川松就留在了日本,并在1626年生下了她与郑芝龙的第二个孩子,取名为郑宗明。
郑芝龙小名叫“一官”,郑宗明的小名则叫“二官”,由此可见郑芝龙对次子的宠爱。
1645年,郑宗明已经19岁了。这时候,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建福州拥立明朝唐王朱聿键,事业蒸蒸日上。郑芝龙派人到日本接田川松、郑宗明母子回到福建福州。日本方面再次出面阻扰。经过田川松据理力争,日本方面同意田川松离开日本,前往福建福州,但坚持留下郑宗明,以此作为人质。田川松无奈之下,只得将19岁的郑宗明留在日本,自己只身来到福建福州,来到郑芝龙身边。
田川松舍不得郑宗明,写信告诉他:“呜呼,吾终舍儿矣!吾怜儿父及儿兄,亦怜儿,当岁以金若干托商船寄儿。呜呼,吾终舍儿矣!虽然,儿勿忘儿父及儿兄,又勿忘今儿母所去之中国。”田川松要儿子不要忘了父亲、母亲、兄长,以及他们居住的中国。
郑芝龙虽然无比怀念郑宗明,但深知从此再难见面,便将他过继给妻子田川松的娘家(郑宗明从小到大就跟外公一起生活),并改名为田川七左卫门。由于他是郑芝龙的次子,又被称为田川次郎左卫门。从此,郑成功的亲弟弟郑宗明,从国籍上变成了日本人。
田川七左卫门虽然在长大后从来没有见过父亲郑芝龙和兄长郑成功的面,但听说过他们的英勇事迹。他成年后,成为了一名武士,并作为郑芝龙、郑成功在日本的代言人,协助管理东亚航线上的日本分部。
1646年,清军大举进攻郑芝龙的家乡福建南安,四处劫掠,搜寻郑芝龙的家人。田川松担心自己落到清军手里受辱,便以剑切腹自杀身亡,年仅45岁。
田川松之死,给郑成功和田川七左卫门巨大的刺激。此后,郑成功一生坚持抗清事业,坚决不愿投降清廷。田川七左卫门请求奔赴福建,帮助郑成功抗击清军,未能如愿,便采取了另一个办法:在日本为郑成功建立后勤保障基地,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各类物资,并帮助他维持海外贸易。
清朝顺治年间,为了打击郑成功势力,清廷下令“迁界禁海”“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在“禁海令”之下,郑成功陷入空前的困境。好在有田川七左卫门在后面作为支撑,使得郑成功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甚至还有余力在1658年、1659年、1660年3次发起北伐,兵锋直抵南京,给了清廷沉重的打击。及至后来,郑成功更是横渡台湾海峡,赶走了荷兰军队,收回了台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郑成功这些军事行动的成果,都离不开弟弟田川七左卫门在背后的支撑。
1696年,田川七左卫门病逝于日本,时年70岁。田川七左卫门的儿子恢复了郑姓,名叫道周。郑道周继续从事父辈的事业,开展海外贸易。郑道周的后代里面,走出了不少外交官,如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担任驻中国公使的郑永宁、上世纪20年代担任过日本驻天津总领事的郑永昌、担任过日本外务省书记官的郑永邦等人。
俗话说“饮水思源”,田川七左卫门的后代绵延至今,不少人经常来中国参加祭祖。1988年和1992年,田川七左卫门的第十一世孙郑邦夫(又名福住邦夫)两次来到福建,祭扫郑成功陵墓和参加郑成功逝世330周年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