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的原意(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关于读书,古人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名言,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要人们“博览群书”。现代教育中,也提倡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阅读量一大,难免会出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情况。其实,“不求甚解”的本义并非是贬义,现在之所以会被人误解,是因为不了这个词的出处及语境。“不求甚解”一词源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只干了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言,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作者采用白描手法,行文简洁,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作者在文中表述了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说到好读书时,陶渊明是这样写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就是成语“不求甚解”的来历。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这里指的是浏览式的粗读,是为扩大视野的,因为,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每个人都要精心去细读的。这与古人所言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所以常常被人误解,是因为人们忘了它的下半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会意”,对书中的文意有所体会、感悟,能吸收、消化,他为己用。所以,遇到好书,或是必须得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还得要精读,读透读懂,否则也就失去了“读”的意义了。

  作为成语的“不求甚解”,意思已经偏离陶渊明的原意,说的是读书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用以形容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但,追根溯源的本身,就是“求甚解”,所以,“听”古人说话,视野得扩大,这样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