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的故事简介200字(历史人物苏武的故事)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官居郡守而被任职,做了郎官(皇帝的侍从官),后来迁升到彝中厩监的职位。当时汉朝与匈奴不和,双方多次通过派遣使者的方式,相互侦探对方的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朝的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多批人。匈奴派的使者到来,汉朝也将他们扣留,以互相抵偿。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他。就说:“汉朝的皇帝是我的长辈。”便将汉朝的使者路充国等人,全部送还汉朝。汉武帝很赞赏他深明大义,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着旄节,把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送还给匈奴;并赠送丰厚的礼物给单于,以报达他的好意。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兼任使者属吏的常惠等人,召募士兵及侦察人员,共一百多人,一起前往。到了匈奴后,将准备好的财物赠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地骄傲起来,不是汉朝所希望的那样。

匈奴方面,正打算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返回。恰巧遇上缑王与虞常等人,在匈奴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讨伐匈奴,兵败而降。缑王、虞常与随从卫律投降的人,暗中策划劫持单于的母亲后,回归汉朝。正巧苏武等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汉朝时,一向与副使张胜,互相引为知己,私下里拜访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很恨卫律。我能为汉朝效力,用暗箭射杀他。我的母亲和弟弟在汉朝,希望能赏赐他们。”张胜同意他的想法,并赠送财物给虞常。

一个多月以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单于的母亲、后妃及其侍从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想趁机发难,其中有一人夜里逃跑了,告发了这件事。单于部下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人都战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此事。张胜听到这个消息,害怕以前与虞常讲的话被揭发,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这样了,这一定会牵涉到我。我受到侮辱后才死,就太对不起国家了。”苏武想自杀,张胜和常惠一起劝止了他。

虞常果然牵扯到张胜。单于大怒,召集众贵族商议,想杀死汉朝的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谋害单于,又该怎样加重处罚?所以不要杀死他们,应该让他们全部投降。”单于派卫律召来苏武受审。苏武对常惠等人说:“我的气节和国家的使命遣受屈辱,即使活着,又有何面目回到汉朝!”说完拔出佩刀就自杀。卫律大惊,亲自抱着苏武,派人骑上快马召来医生医生在地上凿了一个小坑,坑内放置暗火,将苏武伏卧在坑上,轻轻地叩击背部,让瘀血流出来。苏武从昏死的状态中,又苏醒了过来,卫律说:“您何必白白地葬身荒野?那样,谁又会知道您对汉朝的忠诚呢?”苏武不理睬他。卫律又说:“您沿袭我过去的作法投降匈奴,我就与您结拜为兄弟。如果今天您不听我的计策,以后即使想再见到我,还可能吗?”苏武怒斥卫律道:“你本为汉朝臣民,不顾朝廷的恩义,背叛君主和亲人,成为降虏,沦落匈奴,我还见你做什么?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人的生死。你不主持公正,反而想挑起两国君主相争斗,你就坐观祸乱。南越曾杀害汉朝的使者,结果被汉朝分割为九个郡;大宛王杀了汉朝的使者,后来他也被汉朝所诛杀,头颅悬挂在汉宫北门;朝鲜杀了汉朝的使者,立刻就遭到了诛灭。惟独匈奴还未发生过这样的事。你明知我决不会投降,却想让两国相互攻击,看来匈奴的灾祸将从此开始了。”苏武大声怒斥了卫律。

苏武又一次面临生与死的选择。

先前,卫律“举剑欲击”张胜,张胜请降:“副有罪,当相坐”。现在,卫律又劝降苏武,苏武不为所动;卫律“复举剑拟之”,苏武仍岿然不动;并且,苏武怒斥了卫律。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现在,苏武又一次胜利了。苏武“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碰断了卫律的利刃;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撞击中。苏武必死的决心,闪射出耀眼的光芒。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必死的决心和“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化作了无比的勇气和智慧,苏武义正辞严地向匈奴宣告: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一个不辱使命,“威武不能屈”的苏武,就这样长存在我们民族史册。

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不可能因威胁而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招降苏武,就将苏武囚禁起来,断绝供给吃喝。

天上降下大雪,苏武躺在地上,就著雪,嚼咽毡毛,过了好几天,都没死。匈奴认为他是神人,就将苏武流放到北海边没有人烟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仔后,才允许回去。匈奴把他和其他官员、属下分别开,囚禁在不同的地方。

苏武在北海边,匈奴没有供给他粮食,他就挖掘野鼠储藏的野草、果实,来充饥。他每天拄著汉朝的旄(读毛,古代旗杆头上用旄牛尾作的装饰)节牧羊,时时刻刻握在手中,以至节上旄尾都脱落完了。这样过了五、六年。

单于的弟弟于勒王,到北海边射猎,因为苏武会织网纺丝制作射猎的工具,还善于矫正修理弓弩,所以于勒王很喜欢他,供给他衣服和粮食。过了三年多,于勒王患了重病,赠送了一些马、羊、牲畜和容器、帐篷等,给苏武。于勒王去世后,他的部下也迁移离开了北海。这年冬天,丁灵部落盗走了苏武的马、羊等,苏武又陷入了穷困的厄难之中。

当初,苏武与李陵,同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匈奴,不敢去见苏武。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边,为苏武设置酒席乐舞,进行招待,然后,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您向来交情深厚,所以让我来劝说足下,单于想诚心待您。您最终不能回到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自找苦吃,您的忠诚大义,谁能看得见呢?从前您的长兄,担任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瑜阳宫,扶著车辇下殿阶时,不小心撞在柱子上,折断了车辕,被指控犯了对皇帝大不敬之罪,他用剑自杀了。朝廷赏赐了二百万钱,用来安葬他。您的弟弟,跟随皇帝到河东郡祭祀上神,骑马的宦官和黄门的驸马都尉争夺船只,宦官将驸马推下河里淹死,宦官逃跑了。皇帝下令让您弟弟(苏孺卿)去追捕,没有抓到。他很不安、恐惧,喝毒药自杀了。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您母亲已经去世了,是我送到阳陵安葬的。您的妻子还年轻,听说已经改嫁了。您的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又过了十多年,也不知他们是死是活。人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何必长期这样自找苦吃!我刚投降匈奴的时候,整日恍恍惚惚,像疯了一样,因背叛汉朝而自责、痛苦,又加上老母亲被囚禁在保宫,您不愿投降的心情,哪里超得过我啊?况且陛下年老,法令反复无常,大臣无罪而遭到夷灭的有几十家,安危难以预料,您还为谁吃苦守节呢?希望听从我的计策……”

苏武说:“我父子两代,没有什么功德,都靠皇帝的栽培提拔,才位列将军,爵至通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我们常常希望有机会报答皇帝,愿意肝脑涂地。现在能得到杀身报效的机会,即使是蒙受斧钺之诛,汤镬之刑,也甘心情愿,乐意这样。子奉君主,犹如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了父亲去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您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在一起喝了几天酒,李陵又说:“子卿,您一定要听我的劝。”苏武说:“我自认为已经死了很久了!您一定要让我投降,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报效祖国,死在您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如此忠诚,感慨地叹息道:“唉,真是义士啊!我李陵和卫律,都是罪恶滔天哪!”于是泪如雨下,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离去了。

李陵羞于赠送物品给苏武,叫妻子给苏武送去几十头牛羊。后来,李陵又到北海边,告诉苏武说:“边界哨所捕获到云中郡的俘虏,说是太守以下的官员和平民,都穿着白色的丧服,据说是皇上驾崩了。”

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方,放声痛哭,以至呕出鲜血。他每天早晚,都哭吊汉武帝。

※※※

风雪弥漫!苏武在地窖中,抓一把雪和著满嘴毡毛,一起吞咽。苏武竟是如此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朔风凛冽!他手持光秃秃的旄节,在北海牧羊。

冰天雪地!苏武缺吃少穿,生活极度艰难,但却摧不垮他的意志。他每夜,伴一盏冷月,听阵阵茄声。对中原故土的眷恋,对自己亲人的思念,使苏武热泪涟涟,痛不欲生……

生与死的选择,仅仅是短暂的激烈冲撞。而独处北海,冰天雪地,缺吃少穿,才是遥遥无期的消磨意志的酷刑!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苏武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肆虐的冰雪,可以作证!

漫长的岁月,可以作证!

手中旄尾全都脱落光了的汉节,可以作证!

苏武挺直身驱,堂堂正正的走过来了!

苏武为我们留下了“贫贱不能移”的英雄诗篇!

仅仅因为扶车下殿阶时撞断车辕,苏嘉被视为大不敬之徒,只得仗剑自刎。仅仅因为未能缉捕到逃亡的宦骑,孺卿惶恐害怕,被迫服毒自杀。

苏武的母亲,无法承受接踵而来的失子之痛,与世长辞。

苏武的妻子,无力承受生活的重重苦难,被迫改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李陵正是企图以柔克刚,用汉天子的刻薄寡恩,来激起苏武的愤激之情,以动摇其意志。但是,“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这就是苏武对李陵劝降的回答。

“诚甘乐之”!这既包含着对投降变节的鄙弃,更包含着始终以忠于祖国的大节、大义为重。这正是不计任何个人恩怨的凛然正气!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苏武正是这样的一位大丈夫!

苏武刚直不阿、忍辱负重、刻苦自持、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永远放射出不灭的光芒,为一代代的炎黄子孙所景仰。

苏武历经磨难,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父母之邦。苏武把皇帝的全部赏赐,都送给兄弟故旧,家乡父老,以致“家无余财。”

苏武是一位轻于财利的人。没有对财利的淡薄,就没有对节操的崇尚,更不可能有对国家的忠诚。

“家不余财”,不正是苏武留之后世的“最佳灵魂净化剂”么

壮哉苏武!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苏武啊!

伟哉苏武!

“家不余财”的苏武啊!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