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阴宅还是阳宅(文昌韩氏大宗祠)

文昌市锦山镇韩氏大宗祠

文昌市锦山镇锦山墟的西北一隅尽管房屋林立但陈斗坡这个地名一直在老百姓当中沿用至今陈斗坡原是一片荒坡荒地据韩氏宗亲讲述那是他们北宋渡琼始祖韩显卿从陈姓人家那里谈来的因而得名而韩显卿之所以能在那里定居下来是因为其夫人也姓陈与早先定居下来的陈姓人家多少有点沾亲带故

在陈斗坡的众多民居中有一片顶部为黄色琉璃瓦建筑群的韩氏宗祠格外引人注目其主体建筑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融汇了古代南北方建筑梁架结构的特点

在陈斗坡的众多民居中有一片顶部为黄色琉璃瓦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巍峨的前门上方韩氏大宗祠5个大字赫然入目进得门去拾级而上顿觉庭院宽敞顾盼左右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凉亭三三两两的居民坐在其中纳凉闲谈十分悠闲

始建于明代

韩氏大宗祠坐南朝北从大门穿过庭院径直向南走来到一座山门前只见门额上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石匾自右向左阴刻韩氏大宗祠5个楷体大字右侧竖刻民国三十八年重修左下角的落款为吴敬恒敬题山门两侧各有一间厢房

走过山门再行十米左右是一幢与山门平行而且对齐的房子门匾有昼锦堂字样屋内的木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昌黎焕起文章府魏国恢宏宰相家阐明了韩显卿与韩愈的历史渊源也标榜了家族史上韩琦韩忠彦和韩侂胄先后贵为大宋宰相被封为魏国公的殊荣

最早的昼锦堂是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依据汉书项籍传中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反其意而用韩琦的六世孙韩显卿在南宋宁宗元庆三年1197年渡琼落籍文昌锦山后也设立昼锦堂传播中原文化推动当地教育据说今天的昼锦堂便是在原址上重建的

韩氏大宗祠内雕花精美

从昼锦堂继续南行正后方为大宗祠的核心韩显卿公祠该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十五檩祠内由四根方形立柱支撑柱上雕刻和悬挂着多副对联其中前方柱子上的一对是将相传千秋昼锦重辉孝子缅怀祖德勳名重九鼎家声远大贤孙当念宗功后方柱子上的一副为祖魏国家风宰相勲名天地老宗昌黎世胄文章手笔古今新

按韩氏宗亲的说法到了明代韩显卿的后裔已经枝繁叶茂便在这位迁琼始祖生活过的地方建起了韩显卿公祠但具体年月不详

经三次重修

韩氏大宗祠理事会负责人韩杨光是韩显卿的二十六世孙他告诉记者宗祠自明代落成后清代有过修缮到了民国时期日军侵琼后一度烧毁祠堂1949年韩氏海外宗亲捐资重建1994年又再次重修2006年后又逐渐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是在2010年4月即第四届世界韩氏恳亲会在文昌召开的同时

韩杨光说民国三十八年即1949年重修宗祠时宋子文出了不少力花梨黑盐等名贵木料都是他托人从东南亚购置的

当年的国民党中将国民革命军59师师长韩汉英也是韩显卿的后人据说他也为木料的运输问题派出兵力加以护送

韩氏大宗祠内雕花精美

1952年韩氏大宗祠由文昌县政府接管归锦山粮所储存粮食之用因此在文革等运动中未受破坏1993年应泰国和新加坡韩氏宗亲提出的申请文昌县政府璧还该宗祠海内外韩氏宗亲从第二年重修

从2006年5月开始海内外韩氏宗亲踊跃捐资大宗祠再次得到重修不但将山门昼锦堂和韩显卿公祠粉刷和装修一新还扩建了两侧的廊庑新建了文化室会议厅和办公室扩建后的韩氏大宗祠占地面积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达到11亩其中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

传统式建筑

看遍韩氏大宗祠不难看出山门昼锦堂和韩显卿公祠是其主体从用料到风格都保留着比较古朴的味道

从梁架结构来看韩氏大宗祠的主体建筑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即融汇了古代北方建筑和南方建筑梁架结构的特点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为记者解说了韩氏大宗祠的建筑特征和价值

抬梁式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穿斗式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木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再沿檩木方向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常见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韩显卿公祠内由方形立柱支撑

从布局来看作为三进式祠堂山门昼锦堂和韩显卿公祠不但平行而且都在同一中轴线上显得庄重而又规整阎根齐说在建筑木料的使用上韩氏大宗祠也非常讲究都是珍贵的名木木雕工艺也兼具粗犷和精致的风格古朴之中尽显大方

记者注意到确如阎根齐所说韩氏大宗祠的木雕工艺在梁木和档板上并没有得到体现基本上保留了原木本色只在门楣门页上方和隔断等小处才有较为细腻的雕工纹样稍显简单多以瓶状为主寓意平安

单数的秘密

山门昼锦堂和韩显卿公祠除了平行和在同一中轴线上之外立面也都是面宽三间只是深度依序加深站在公祠厅堂仰望其顶部发现檩子俗称桁条共有15根而厅堂明间正上方则有17排瓦片两侧次间分别为13道不管是单独看还是算总数瓦片的排数都是单数为什么檩子和瓦排的数目都是单数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在琼北民间像韩氏大宗祠这样的建筑一般俗称为十五架十七路房屋十五是檩子的数目决定着房屋的纵深度十七为瓦片的排数显露出屋子的宽广度即见光面据省住建厅副厅长海南民族传统建筑实录的编著者陈孝京介绍历史上一般人家的房屋檩子的数量为11根或13根但越有地位的大户人家或官宦世家房屋的檩子数目就越多15根或17根甚至更多房屋也就显得越高大和宽敞

记者见过海口市遵谭镇涌潭村的一间蔡氏祖宅檩子有15根之多明间瓦片为19排次间各有15排十分阔气屋子主人的先祖曾是明代广东仁化府学教授

说到檩子的单数问题陈孝京解释屋顶的两面坡是对称的檩子的数目当然也是相同的加上脊檩只能是单数

阎根齐认为古人的观念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房屋属于阳宅与阴宅坟墓不同檩子的数目和瓦片的排数自然要取单数以图吉利

在专家们眼中尽管在历史上韩氏大宗祠有过多次重建和修缮但还基本保留着原来的样式依然能看到清末建筑的痕迹是海南地区典型的古代建筑遗存文海南日报记者陈耿图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即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

我们的邮箱是诚挚感谢

感谢关注中共文昌市委宣传部官方

支持我们请转发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