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是(医生如何对人体最长的器官进行检查)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还具内分泌和免疫防御功能小肠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血管发育不良癌淋巴瘤息肉类癌炎症性肠病憩室等常是造成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根源

但小肠疾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加之长约5m的小肠游离于腹腔内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个复合肠袢走向迂回重叠远离口腔和肛门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造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肠疾病的诊断水平远落后于胃肠道其他部位是诊断的盲区

常规小肠检查方法如小肠钡餐造影检查CT或MRI检查核素扫描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普通推进式小肠镜无论在敏感性特异性检查范围或患者耐受性方面都无法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小肠钡餐造影检查对占位性和狭窄性病变有一定检出率但对小肠粘膜及血管病变的诊断率则很低

CT或MRI检查更适宜肝脏胰腺等实质性脏器的检查对小肠这一空腔脏器的诊断价值稍差

核素扫描只能对活动性出血进行大致定位选择性动脉造影只对血管病变和血供丰富的肿瘤有诊断价值且有一定创伤

传统的推进式小肠镜操作技术要求高内镜仅能到达屈氏韧带下80120cm处不能完成对全小肠的检查

胶囊内镜的问世是小肠疾病诊断中的重要进步其检查范围病灶检出率及患者耐受性较传统检查方法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其移动不可控制捕捉图像过程存在盲区和遗漏图像清晰度和准确度也无法和常规内镜比拟无法行活检作病理检查不适用于有肠道狭窄或梗阻等情况

新出现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通过上下进镜结合的的方式可完成对整个小肠全面彻底无盲区的直视检查图像清晰操作精确可在直视下对可疑病灶活检定性诊断以及简单的即时治疗如活检钳小息肉切除药物喷洒或注射等目前已成为小肠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但双气囊小肠镜仍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技术要求高检查时患者有不适感有小肠穿孔出血的风险

腹腔镜探查术与开腹探查术是医生的最后防线其中腹腔镜探查术创伤小探查范围广腹腔影响小术后恢复快诊断的同时可进行根治性治疗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逐渐取代了开腹探查

有了这些先进的检查手段可以说小肠疾病已不再是诊断的盲区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专家简介

崔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全军普外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编委从事普通外科工作15年

擅长重点方向为甲乳疾患胃肠道肿瘤肛肠常见疾病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门诊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