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易风水研究院(建造北京城与)

北京城曾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封建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

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内容深刻广泛玄妙而精湛为中国古都的布局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价值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1406年永乐四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整修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嘉靖初年还在四郊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那么北京城的构建应用了易经上的哪些原理呢

古代都市特别是皇城的构建都是以整体平向布局建筑群巧妙连接和组合为特征著称于世的在以阴阳协调与对称平衡观点为指导思想下明朗对称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近代测绘的北京城区地图我们可明显地看到原都城为四面用墙围起来呈一个品字形的清晰轮廓外城为南呈扁圆形略宽内城为北呈正方形略窄这符合九宫八卦之说上南为乾为天为阳下北为坤为地为阴乾天包坤地外城是内城的屏障这正是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之象外城东南角呈曲折突起状内城西北角呈凹陷状东南为兑卦的方位兑为泽西北为艮卦的方位艮为山这正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的象征

内城原是地位为阴但都城是人生息居住的地方纯属阳宅故在格局上为使其转阴为阳设置了九个城门数字九是至阳之数南有三门正阳门居中左崇文右宣武又寓意为文东武西东二门南朝阳北东直西二门南阜成北西直北二门东安定西德胜

内城南设三门为奇为阳北设二门为偶为阴天子居九五之尊所以内主外从内城用九门外城用七门另外自永定门经正阳门皇宫达鼓钟二楼是一条笔直的十五里的中轴线是按九宫而设九宫矩阵的南端为九宫中央为五宫北端为一宫三数之和为十五中轴线之总长正好为十五里帝王之宫禁处于中央显示了帝王的九五之尊象征着统驭四面八方之权威

纵观北京城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太庙为阴祭祀祖先社稷坛为阳为国家土地的象征前后左右阴阳对称的中点就是风水穴在风水理论看来阴和阳是互相对立的一个事物的两极它们互相依存不可缺少阴阳调和主人才会吉祥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