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方位的东南西北(上古先民怎么区分“左”“右”)

人在大地上生存活动就必须辨别和确定方位

对古人来说这是个问题

考古证实距今70006500年前的中国上古先民通过观象授时已经形成了星象方位季节时间紧密结合的统一时空观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距今6500年墓中遗存表明当时的古人不仅对东宫苍龙西宫白虎以及南北四个星宿群有了极为可观的清晰掌握而且经由观象授时准确测定了南北子午线和东西卯酉线实际时间肯定要比这更早

中国新石器时期的八角图形遗存

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70006000年当时的古人已经准确测定了八方九宫形成了安徽凌家滩遗址玉版那种八角图形

子午卯酉形成的精确指示了东西南北中的四方五位

八方九宫及八角图形则将方向定位进一步精确到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成为河图洛书包括八卦的渊薮

古人除了建立四方五位八方九宫这样的二维定位系统还建立了上下与左右结合的三维定位体系

古人关于上和下的认知一定来自天和地

四方五位和八方九宫图

那么上古先民如何得到左和右的概念呢

上和下的确认是在比较中概括的前提是人的视觉作为判断的尺度

左和右也有判断尺度这个尺度仍然是人即人之所在位置这个位置是先民从二维方位系统的中得到的启发

古人四方五位的认知是八方九宫认知的基础而中这个概念是上下和左右三维方位体系得以建立的根基

对上古先民来说站在地上居中天在上地在下于是形成了天上地下概念对于两个全都高于人的物体古人可以自己的视觉作为标尺判断上和下视觉标尺就是中

而左右一开始则完全以人所在位置为中然后区分左和右

甲骨文的左和右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就是人之左手和右手的象形

甲骨文的左和右

在卜辞中这两个字可以混用混用时都表示右严格来说是表示佑殷商没有佑字以右表保佑之义同时也是侑字含义同前另外还是祐字的初文

卜辞中当需要区分左右时就分别写为左手或右手

要说的是甲骨文的右实际上是又字即手之初文并作为部首形成了若干甲骨文的形声字如扔扑搏掸秉折授等则两手齐上后来的篆体再到隶变不少字称为了扌为部首

甲骨文的左字后来的篆体演变成和左隶变后基本就剩下了左这一种写法

也还要说的是卜辞中的左字还有佐即辅佐之义但当时并无佐字

小篆左字

人居中以双手左右对称这就是上古先民的睿智之处

虽然对称但也可知右是保佑左是辅佐尽管易太疏云左右助也可它俩并不平等

这是因为上古先民绝大多数以右手做事

说文曰左手相左也这个左是指方位之左相左也是相佐辅佐

段玉裁注左者今之佐字说文无佐也今之左字部曰左手也谓佐助之手也以手助手是曰左

很清楚左手是右手的辅佐助手

小篆右字

因此古人以右为上以右为尊

史记田叔传云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官职族群学校亦如是右丞高于左丞右族指豪门大族右学即太学高于小学

左低于右于是又有了卑下之义还表示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序称自己左迁为江州司马

古人右尊左卑这种观念竟然体现在男尊女卑上男女共同走路男右行女左行

左还引申为不合作不适宜反对差错甚至邪恶之义左传襄疏云人有左右手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

这是典型的经验主义了完全不考虑左撇子的存在其实管子就记载了左手写字的人称左书不过也含有贬义说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

古人不仅通过自己不同之手定义了左右其高度智慧还在于把左右也纳入东南西北之四方体系即左为东右为西如诗唐风有枤duo之杜生于道左就是生于道东又如山西称山右江西称江右

这是源于古人认为天为阳居上地为阴居下同时南为阳北为阴因此一般人们坐北朝南判定方向这从古代星宿图即可看出皆是左东右西

当变换朝向坐南朝北的时候就成了左西右东这种情况下有虚左一说即西面为尊这是特例往往是在北面有君王或其他尊者坐北朝南坐于下手的人皆面北时才如此排位古时候没有圆桌

其实虚左与左东右西的右尊都是在西边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