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轻重计算表(你肯定不知道)

每到数伏之际便是费口舌的时候上到家父下至朋友同事需不断地为他们解释伏天这点儿事家父是上了年岁记不住一庚日的天数朋友同事则是不了解伏日常识的居多

伏为潜藏之义入伏应该是进入一年中隐伏避暑的阶段我国历法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位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为三伏民谚夏至三庚便数伏说的是头伏开始日的计算方法公历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日天文学则将夏至视作北半球夏天的开端

我国历法使用干支纪法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此干支相配组合成60组60一循环周而复始传统历法把年月日时都以干支纪人们常说的生辰八字就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个数据分别以相应的干和支来纪共八字古人用干支纪日有时只称天干而不记地支

夏至三庚指的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数伏日例如2014年6月21日夏至为癸亥日七天后即迎来一个庚日6月28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8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为7月18日庚寅日即入伏之日庚属天干天干含10所以循环一庚需十天可以推知夏至距离数伏最少不会少于二十天最多不超过三十天这是由第一个庚日的日期所决定的

为什么中伏在有的年头是十天而有的年头是二十天呢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首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而末伏第一天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样一来中伏有时是十天有时就是二十天即在夏至日和立秋日中间相隔大约四十五天中若出现四个庚日则中伏就是十天若有五个庚日出现则中伏就是二十天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规定末伏必须始于立秋之后所造成的故此有秋后有一伏之说以去年为例2013年7月13日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第四庚为7月23日第五庚为8月2日此庚日在8月7日立秋之前8月12日才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样一来从7月13日初伏首日到8月21日末伏末日共计四十天其中中伏是二十天

民间还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常听人说今年立秋是几点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我一直怀疑立秋的早晚是否会与时辰有关如果立秋正值正午算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我们经历更多的是中伏二十天的情况称为闰中伏是由于夏至后入伏时间早造成的入伏时间早中伏时间就长人们会觉得立秋的时间晚因而感到炎热便说热死牛了根据夏至二暑立秋期间的庚日来测算今年夏至后三庚长达27天出伏的日期是由立秋后一庚日所决定是相对固定的这直接影响到中伏日期仅有十天中伏时间短立秋时间就相对早因此立秋的早晚不见得是由当日时辰来决定的而很可能是取决于暑期整体安排在整个过程中庚日起了较为重要的记号作用所以也就有了夏至三庚便数伏的民谚

如此说我也可杜撰出两句来描述暑日了

夏至之后三庚短中伏延长立秋晚

夏至之后三庚长中伏不闰秋意凉

常听人说今年立秋是几点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我一直怀疑立秋的早晚是否会与时辰有关如果立秋正值正午算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我们经历更多的是中伏二十天的情况所谓闰中伏是由于夏至后入伏时间早造成的入伏时间早中伏时间就长人们会觉得立秋的时间晚因而感到炎热便说热死牛了根据夏至二暑立秋期间的庚日来测算去年夏至后三庚长达27天出伏的日期是由立秋后一庚日所决定是相对固定的这直接影响到中伏日期仅有十天中伏时间短立秋时间就相对早因此立秋的早晚不见得是由当日时辰来决定的而很可能是取决于暑期整体安排在整个过程中庚日起了较为重要的记号作用早和晚也许只是人们的心理作用数伏数了30天就出伏了就好像感觉是早立秋其实40天伏的时候夏至到数伏那天的天数肯定没有30天伏那么长先长后不长背着抱着一般沉

大概齐算了算因为我数学不好所以算得不一定对每二十年中就有十五年是40天的伏只有五年是30天伏前后近二百年中以十年为单位如果这个十年的伏全是40天下一个十年30天伏和40天伏就会交替出现再下一个十年又全都是40天的伏也是一个十年一个十年的交替出现我只用笔算过一遍没验算过别真信我的

文任彤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