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阀和三角阀的区别(金砖金瓦金銮殿)

嘉宾丨周乾岂航

整理丨何也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在紫禁城中没有哪座宫殿比之太和殿更能代表帝王权力的威严沿着笔直的御道穿过天安门端门午门奉天门直达广阔的广场就能看见这座象征古代权力中心的殿宇它占地面积达2377平方米殿高3505米相当于11层普通楼房是举行帝王登基大婚派将出征等重要典礼的场所

百年沧桑恢宏巨变当年殿前的华乐与仪仗都隐匿于浮沉之中与我们相去甚远唯留金瓦红墙包裹下的殿宇一座于时间的浩瀚长河中投下历史的倒影供后人一窥

今天的太和殿是故宫观览必经的打卡地点观览看得见宫殿的全貌却无法探知建筑细微深处的故事3月27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联合世纪文景活字派邀请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与阅读推广人岂航在北京建投书局国贸店进行了一场线下对谈周乾曾参与紫禁城太和殿即金銮殿的百年大修在活动现场他为读者分享了太和殿中国现存建筑等级最高的古代宫殿是如何建成的

3月27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联合世纪文景活字派邀请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与阅读推广人岂航在北京建投书局国贸店进行了一场线下对谈图为活动现场

故宫里面有9999间半房屋这种说法对不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很多戏文里都会提到它有人说故宫有9999间半的房子这半间房子从何而来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面对岂航代表大家提出的疑问周乾给出了回答说不准确

要知道有没有半间房先要知道在古建筑领域什么叫一间房周乾说所谓一间房就是四根立柱围成的空间紫禁城1420年建成到今天房屋的总数是变化的根据史料记载明朝的时候是8000多间房清朝的时候是2万多间房2012年时任故宫院长单霁翔上任后带着秘书数了一遍共有9371间

故宫俯瞰图图片来自太和殿

那么为什么这个数字是变化的周乾说首先紫禁城的命运很沧桑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火灾另外有二十几位皇帝在紫禁城里面执政和生活会根据他们的喜好对房屋的数量进行更改还有我们今天在故宫博物院中进行古建筑的维护保养某些房屋需要复建的时候它的房屋数量还会不断地改变因此周乾表示紫禁城的古建筑很多说几万间也可以但是9999间半只能说这是民间的一个传言

太和殿图片来自太和殿

为什么民间传言9999间半周乾指出这有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因为古人认为紫微星今天的北极星是天帝的居所共有一万间房地上帝王的房屋不能超过天帝所以要少半间另外一个原因有一个成语叫作九五之尊那么九五是什么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9999间半实际上就是皇帝专用的建筑故宫很多建筑的长和宽比例就是9比5对于很多单体建筑而言房屋面阔9间进深5间同样也是寓意九五之尊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古建筑中四根立柱围成的空间就是一间房这也意味着并不是完全隔绝出来的物理空间才是一间房有些房子的隔断就是柱子比如乾清宫在明代属于皇帝的寝宫里边有27间房就是利用柱子做的隔断此外故宫中有一座防火的建筑叫做文渊阁是乾隆皇帝藏四库全书的地方

文渊阁外观两层里边实际上有三层是仿造宁波天一阁建造的所谓半间房的玄机就在这里我们说四根立柱围成的空间是一间房那现在为什么是半间因为它的半间是搭在墙上文渊阁是乾隆年间建造的而紫禁城是1420年建成的所以前面讲到的关于紫微星的传说只是传说而已

文渊阁外立面半间房图片来自太和殿

烫样和今天的沙盘有什么不同

在今天我们经常可以在售楼处看到小区的沙盘而在古代也有类似的东西被称为烫样样式雷便是制作烫样的佼佼者这里岂航抛出了第二个问题烫样和沙盘究竟有何不同呢

对此周乾表示样式雷是清代江西姓雷的家族第一代雷发达是个木工他的大儿子叫雷金玉在颐和园上梁的时候被雍正皇帝看中得以发家到了晚清时期有两个原因导致了样式雷的没落第一是晚清政府没有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维修第二是近代设计院的兴起使得很多工作可以由设计院来代劳

北海澄性堂烫样图片来自太和殿

周乾进一步介绍古代皇家的设计部门叫样式房烫样其实就是古建筑的模型但是烫样其实和我们今天所说沙盘模型的区别非常大烫样是什么烫样是专门给皇帝看的要盖一座宫殿先让样式房做模型出来周乾说以样式雷家族为首会用纸竹片泥巴做出建筑的样子然后请皇帝来审核因为皇帝没有时间看平面图立面图也看不懂如果皇帝说窗户高了改低点窗户方向看着不对改这一边样式房就根据皇帝的建议去修改如果皇帝说好了就这样了那么模型烫样就做好了它就作为施工的参照物

与烫样相比沙盘模型只有外表只是个样子而烫样尺寸精确上面用黄纸条标明长多少宽多少与相应的柱子差别多少等而且可以分层拆开来解读里面的内部构造根据周乾的分析这更类似于今天的3D打印而且比3D打印要便宜实用可以准确地解读古建筑的层层模型便于施工

建筑群烫样图片来自太和殿

遗憾的是今天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烫样很少只有80多套周乾说根据研究表明第七代样式雷因为有腿疼的毛病曾经用烫样换取药物使得保存在故宫的烫样比较少烫样是研究紫禁城建筑文化建筑技艺建筑历史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古代的工匠都是师傅传徒弟口耳相传很少有实物资料所以烫样是一个宝贵的历史文物周乾如是说

殿内地面铺墁的金砖如何起到空调的作用

与普通宫殿铺墁的方砖不同太和殿殿内的地面为金砖铺墁据介绍金砖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虽然大家都知道金砖不是金子做的但它属于无价之宝在太和殿一书中周乾绘制了一张故宫金砖分布图为此查阅了许多资料所谓金砖指的是从明朝开始专供紫禁城的室内地面铺的砖它的特点是敲之声音清脆断之无孔六百年光亮如新

金砖图片来自太和殿

金砖的产地是今天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御窑村从明朝开始皇帝指定的地点叫御窑从御窑中选坯子要历经三十几道工序烧窑烧一年半然后专门从京杭大运河船运到通州漕运码头再用骡车拉到紫禁城太和殿里有4718块金砖它的烧制很苛刻一窑金砖出不了几块金砖的材质很好没有杂质里面还有一点孔隙可以适当调节太和殿的湿度此外太和殿的墙砖主要来自山东临清也叫临清贡砖临清贡砖的特点是吸水性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室内的湿度

太和殿屋顶的瑞兽同样值得关注在太和殿的屋顶上有10个小兽这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的一个特点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故宫的古建筑正是因为屋顶上有很多的小兽才使得这些建筑变得生动而又活泼

瑞兽与脊瓦连成一体图片来自太和殿

周乾介绍小兽放在屋脊的部位什么叫屋脊就是屋面两个坡的交线相交的位置泥巴很厚瓦片会下垂古代的工匠为了防止这种瓦下垂用钉子把瓦固定在脊的泥巴上钉子暴露在空气中会锈蚀聪明的古代工匠就在上面做了动物模型由于礼制文化在紫禁城宫殿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和突出所以宫殿建筑就通过屋脊小兽的数量来凸显至高无上的等级1个小兽等级最低9个小兽等级最高而太和殿的小兽数量是10个这是古代建筑中绝无仅有的

固定脊瓦的钉子图片来自太和殿

类似这样的设计在太和殿里还有哪些周乾说同样的钉子装饰艺术在故宫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是房檐上的猫头瓦猫头上面也是戴了一个帽子是为了保护椽子二是门钉门钉上的顶帽泡头也是为了保护钉子不受锈蚀

太和殿里的防震设计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太和殿紫禁城内最恢弘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那么如此规模宏大的建筑又做了哪些防震设计呢

周乾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中国古建筑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对于以太和殿为首的故宫古建筑做了哪些防震设计这一问题周乾总结说防震中心思想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在参观故宫时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太和殿廊子的立柱并没有插入地下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研究周乾和他所在的团队发现立柱如果插入地下会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是空气不流通第二容易折断

地震威力强大钢筋混凝土结构都能折断木头怎么能不断所以古代工匠很聪明让柱子浮搁在一块石头上周乾解释说我来讲一个简单的物理学知识比如说一个人打我一拳我站着不动他的动能转化为我的内能我会受内伤这就是柱根插入地底的情况如果他打我我拼命地往后跑那么他的动能就转化为我的动能和我的内能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大了内能就相对小了

燕尾榫图片来自太和殿

以太和殿为代表故宫所有的建筑都是平摆浮搁在柱顶石上发生地震的时候地震的能量转化为太和殿运动的动能和内能它的内能表现为开裂变形扭曲但同时也在不断地运动这样地震结束后它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古建筑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小因而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就叫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2017年英国雄狮电视台找到周乾拍一个纪录片节目叫紫禁城的秘密2017他们会检验世界各国文化遗产的抗震性能他们做了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文化遗产建筑的抗震性能试验发现这些建筑在67级地震时就破坏了他们问我你们中国的古建筑抗震性能怎么样地震作用下倒不倒我们就做了一个以故宫南三所为模型的抗震试验在世界历史上已知震级最高的是1960年智利95级地震我们做到了101级地震模型没有产生任何破坏当时我也想不到老外也震撼了感叹中国古代的建筑智慧周乾说这体现的正是以柔克刚

第二个防震设计则体现在太和殿的榫卯周乾说故宫的古建筑中都是用榫卯连接的什么是榫就是两个相连的构件其中一个构件的端部伸出一截称为榫头另外一个构件顶部挖个口子称为卯口榫头插入卯口之中就形成了榫卯连接故宫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是采用榫卯连接的形式发生地震的时候榫头与卯口不断地挤压转动使得地震的能量被耗掉

榫头位于梁端被加工成凸起部分图片来自太和殿

此外一般建筑采用直立柱架形式即立柱与地面垂直这样在地震或大风作用下柱架很容易变成平行四边形这是对建筑本身稳定不利的以太和殿为代表的故宫的所有建筑最外圈的柱子顶部都会往里收形成一个八字形这种工艺叫侧脚侧角后的柱架在地震力或大风作用下一旦倾斜便形成了一个最简单的三角形稳固体系并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和屋顶的高度使得建筑结构很稳定

整理安也

编辑王青

校对陈荻雁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