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怀川(怀川大地孕育太极之花)

撰文|范光摄影|刘长春

怀川(今河南焦作)大地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集山阳、河阳于一身,是易学上的风水宝地,在这里,诞生了太极拳。太极拳结合太极图阴阳之理、易学之妙,参考中医经络学的引导、吐纳之术,逐渐成为普罗大众强身健体之操。那么它为何“生长”在怀川这块土地上,又是如何被发扬光大并且逐渐走向世界的呢?

从崤山、熊耳山奔腾而出的黄河与沁河在怀川(今焦作)停止了喘息,并携手相挽,拥抱出百里怀川平原,在平原的怀抱中,有一座方圆数十公里清风岭,那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森林里有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清风岭,太极拳诞生的地方

陈家沟目前有3所专门教授太极拳的学校,当地很多五六岁的小孩进入学校习拳,对他们来说,太极拳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图为太极名师陈小兴的孙子在和一个来自南方的小学员对练。

清风岭上的温县古称温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小国,虽然这个小小的国家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辉煌,但却出过几位让人难忘的人物。

商纣王的宠妃苏妲己就是古温国的公主;孔子的弟子卜子夏,也是古温国人士,再后来,还有叱咤风云的大军事家司马懿。早商时期,来自陕西、河北一带的商氏部落一路南下,风卷残云一般,把夏朝的军队和贵族赶过了黄河,但是,面对滔滔大河,商人竟然一筹莫展,只好在黄河北岸的清风岭上驻扎下来,筑起了军事重镇雍城,并在这里屯聚和训练部队。渐渐地,商氏部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也转移到了这里,清风岭一度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为了备战,这一带的练兵习武之风日渐风行。终于在数十年后,勇力过人的商人越过黄河,灭夏朝于黄河南岸的偃师。

商周时期,由于周文王继承和发扬了伏羲氏所传的易学精要,逐渐完善和形成了周易,并且在这一带迅速流行,成为当时最时尚的文化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卜子夏也长期在清风岭上的温县一带活动,研究易学。尤其是孔子死去以后,卜子夏历经十数年,完整地整理出了孔子的所有著作,其中就有《易经》,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文化事业。

在陈家沟,弄弄的太极拳氛围弥漫在房前屋后。图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兴在他的旧居院落里练拳。

西晋时期,又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人物在这里出现了,她就是写出了养生学巨著的非凡女子魏华存。魏夫人在清风岭一带隐居修行40余年,广泛收集民间经验,深入研究,用毕生精力写出了养生学巨著《黄庭经》。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也曾经长期在清风岭上隐居清谈,在抒发自己情绪的同时,结识了这里的高人孙登和王烈,孙登善于吐纳之术,每天登台长啸,以此健体;王烈善于攀登,相传活了333岁。

宋代之后,由于中原战争频发,清风岭一带的茂密丛林中成了土匪聚集的地方,各路英雄豪杰,带着各种各样的身手和功夫,聚集在清风岭上,占山为王,扩大地盘,武术又成了这一时期各种势力角逐的资本。

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里,清风岭浸泡在这样的文化和技艺的滋养之中,又怎能不开出武术奇葩呢?

陈氏数代,创造出天下名拳

太极拳在温岭形成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战争和匪患。元朝末年,怀川大地连年战火,遍地狼烟,清风岭更是处在烽火中央。

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镇守怀庆府的元朝大将铁木耳,在此进行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拉锯战。几年时间,美丽富饶的怀川平原成了千村人烟断绝、万顷良田荒芜、狐狼出没横行的悲惨世界。登上帝位的朱元璋面对眼前惨绝人寰的景象一筹莫展,思来想去,决定由富庶繁华的山西省洪洞县一带向怀川平原进行移民。

就在这移民的队伍中,有一个叫陈卜的青年,祖籍山西泽州(今晋城)郡。来到怀川平原后,陈卜看中了“常阳村”这块风水宝地,这里骑峰居岭,依沟傍水,平川块块,坡谷道道,既具备着中州平原所固有的坦坦荡荡,又有着山川丘陵特有的起伏跌宕,于是陈卜舒安灵全家在常阳村定居下来。

太极拳传承表。供图范光

几年之后,这里又陆续钱来了陈卜的一些亲戚朋友。后来,因为陈氏家族在此生息繁衍,又因为村中有一条又深又长的大沟远近闻名,所以陈卜便将“常阳村”改为“陈家沟”。从此,陈家沟这个名字便走进了中国武术的历史。

600年前的温县青风岭一带,虽然土地肥沃,人丁稀少,在无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够丰衣足食,但这里匪患严重,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难以保障。

陈卜身材高大,在陕西晋城老家时又深得家传,经童鞋拳械武术。在陈家沟定居下之后,为了防身健体,保卫家园,他除了劳动生活之外,还经常不断地演练拳术器械,从中受益匪浅。子孙们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也纷纷演练起来,形成家风。

当时陈卜演练的,是陈家世传的108式长拳,虽然陈卜在继承和发扬中也有改动,但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当时陈卜在家中所设的武学社,也主要是教同门弟子和陈家后人习武防身,抵御土匪的侵扰,并未普及和传播。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太极拳历史上一个非凡的人物出现。

这个人名叫陈王廷,是陈氏第九代传人,也是太极拳的始创者和集大成者。

陈小兴的女儿学会了英语,没有了语言障碍,她可以直接教授外国人太极拳。

和陈卜相比,陈王廷晚了200年,正是这200年间,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习武者的要求,陈王廷开始对家传长拳进行整理改革。

在当时他广泛研究了其他武术的精华和特长,特别对当时影响很大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和道家的《黄庭经》进行了精研。在这个基础上,陈王廷结合太极阴阳之理、易学之妙,参考中医经络学的引导、吐纳之术,将陈家长拳和戚家拳相互融合,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结合、刚柔并济特征的新拳法,取名太极拳。

太极是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太极阴阳学说、易学、中医经络学说都是最为普及、影响最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拳经》是被当时的社会奉为经典的武术著作,而《黄庭经》则是中国最著名的养生学专著。

将这几种理论运用到太极拳之中,可见陈王廷的文化功底及理论修养之深,这同时也说明太极拳从始创之初,就已立足与养生健体的平民化和普及化。

太极拳是典型的内家拳。在当时,同时起源于中原大地的外家拳的代表少林拳已经风靡全国,少林拳以他的阳刚和洒脱、富于变化和进攻迅猛,已经形成了一种武术的时尚。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想独树一帜,谱写新篇,便只有走出一条和少林拳完全相悖的路子。

在画着各代太极拳祖师爷的祠堂里,外国弟子正在向陈小兴叩头拜师。

为了保证所创新拳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陈王廷对少林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许,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少林拳分庭抗礼,但是他至少希望自己所创的新拳能够独树一帜,成为一种习者众多的武术新派。在这样的前提下,陈王廷抱着学习和借鉴的态度,提炼出少林拳的诸多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少林武术是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一体的。假如习武弄拳者无“禅”之修养,则为偏离正道,必然从超然于胜负、生死之上的“禅机”堕落到奸凶斗狠的“杀机”中去。

由此看来,少林拳虽然讲究先发制人,但他的本质还是以“禅门心法”为最高境界的。从这里得到启发后,陈王廷融合了先前的诸家理论,为太极拳制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明显地区别于少林拳,太极拳特别讲究以“虚静”为体,“制人”为用,“静动一如”,“极柔软而后能极坚强”。这样,陈王廷就相当准确地为太极拳进行了理论上的定位,使太极拳具有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有己则滞的典型内家拳特征,并且既具进攻性又具养生学的诸多优点。

可以说,陈王廷开太极拳之先河,成为一代宗师。

本文源发《中国国家地理》。经作者及图片编辑马宏杰授权发布,豫记选摘整理。

(内容编辑:陶然子)

豫记版权作品,如需转载,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