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滑坡边界多呈半圆形或弧形,破裂壁呈陡坎,有较陡的滑动面,常发生于40°~ 60°的黄土谷坡上部或谷坡最下部。滑坡发生后,稳定坡面为35°左右,多发生于地下水溢出处。
黄土滑坡因地层岩性和坡体结构不同、主要作用和诱发因素不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滑坡机理理论和假说。归纳起来主要有: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斜坡应力调整理论;残余强度理论;滑带土液化理论等。下面简单了解一下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
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以有效应力原理为理论基础,认为应力和水都可以改变孔隙水压力。降雨(或灌溉等)期间或降雨后斜坡岩土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升高和基质吸力的减小,使得潜在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降低,从而诱发降雨型滑坡。降雨入渗破坏黄土结构,引起孔隙水压力变化,诱发滑坡。
在一定的斜坡应力状态和剪应力水平下,黄土的破坏主要是潜在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的增大,减小了滑带土的抗滑力。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孔隙水压力的增大,减小了滑面上的有效正应力和摩擦阻力,从而减小了黄土的抗剪强度。含水量增加,降低基质吸力;孔隙水压力增加,黄土结构破坏。
今天小编对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来临前有哪些预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https://www.nc005.com/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