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分布区域性特点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一般由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滑坡表现出常发性,由于诱发因素很多,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均以外界诱发因素为引发条件。滑坡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多发。滑坡会摧毁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及矿山等。

滑坡产生的空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滑坡灾害的重灾区。中国的滑坡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黄土高原区、川北陕南山区、川西北龙门山地区、金沙江中下游河谷地区、川滇南北向条带状地带、汉江河谷(安康—白河)地段等。这些地区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1) 新构造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大的地区(含强震区);

(2)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厚度大或其它易形成滑坡的岩土体的地区;

(3)地表水侵蚀切割强烈的高中山地区;

(4)人类活动强度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

(5)暴雨集中且具有形成滑坡、崩塌地质背景的地区。

今天小编对滑坡分布区域性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多发于什么地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https://www.nc005.com/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