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

操作步骤/方法

方法教程

1 数据库管理阶段分为: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2 人工管理阶段: 3 1.数据不保存。因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 4 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方法等。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是,还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因此程序员负担很重。 5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6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则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 7 文件系统阶段: 8 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可以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并支持文件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9 2.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但从文件的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 10 3.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11 数据库系统阶段: 12 1.数据结构化。在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13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且易扩充。数据不再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数据可被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所以数据的共享性高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大大减少数据冗余。 14 3.数据独立性高。 15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