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三星Fold与华为P30 Pro的价格是多少

华为P30 Pro前面板被曝光。如图所示,华为P30 Pro为水滴屏形态,而且采用了双曲面屏方案,这有可能是华为首款采用双曲面+水滴屏方案的旗舰手机。另外根据爆料人士Roland Quandt公布的渲染图,华为P30 Pro后置四颗摄像头,其中一颗为TOF深感镜头。当前上一代旗舰P20 Pro以109分的综合成绩位列DxOMark后置相机排名榜首(与Mate 20 Pro并列第一)。

作为继任者,华为P30 Pro的成像值得期待,不排除再次霸榜DxOMark的可能。核心配置上,华为P30 Pro将搭载麒麟980处理器,它是全球首款基于7nm工艺打造的手机芯片,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基于Cortex A76架构的开发商用,并在业内首商用Mali-G76 GPU,性能强悍。

目前华为P30 Pro已经通过了3C认证(型号为VOG-AL00/AL10),该机支持40W超级快充,3月26日在巴黎正式发布。

三星Fold详细评测:未来手机形态的“惊”艳首秀

一直以来,三星对于“弯”似乎有着不同常人的执念:不管是远古时代的Galaxy Nexus和Galaxy Round这两款机身弯曲的手机,还是2014年发布的首款单边曲面屏手机Galaxy Note Edge,可以说三星对于“弯”有着近乎于偏执的追求,当然这也是三星不断探索技术突破的体现。

当我们还沉浸在三星旗舰的双曲面屏所带来的极致显示效果时,向来喜欢偶尔炫炫技的三星已经把秘密研发了很多年的东西掏出来了,那就是可折叠屏手机。7年前,三星把他们研制出来的可弯曲AMOLED屏幕称为“Youm”,并展示了原型机。7年后,虽然“Youm”这个名字早已消失在Galaxy中,但三星的AMOLED屏幕却在不断进化,并在今天化身为全球首款量产可折叠屏手机,它的名字叫Galaxy Fold。

当初曾有传言这款折叠屏手机可能会命名为Galaxy X,不过相比之下,Fold(意为折叠)更加能直白地反映这款折叠屏手机的特点。

Unbox

在评测正式开始前,请容许我们装个X。Wow,so awesome.gif。

外观:蝴蝶,破茧而出

曾几何时,我们幻想着手上的设备能够像科幻电影那般,整个以一块玻璃为主体,能通过折叠的形式方便携带。或许科技的发展真的如此之快,无需等到2020年后的未来,就在现在,我们就能真真正正感受到这样近乎未来的感觉(虽然还没有电影那种效果)。

其实当这台三星Galaxy Fold真正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还是有说不出来的惊讶感。对于词汇量不够丰富去表达当时感受的人来说,WoW!可能是其内心反应的第一个形容词吧。因为这是一种让未来得以具现化的时间,多点感悟也是正常的。

其实三星并不是第一个推出可折叠屏手机的厂商,但是相比于一些厂商放在玻璃罩里让大家观望的形式,Galaxy Fold确实是第一款能够做到相对大规模展现给用户看到的可折叠屏手机。当你摸到它的第一刻,你就知道这手机有些不一样了。

全新的超感官灵动折叠屏多层结构,采用创新的聚酰亚胺薄膜,让手机折叠成为了可能。再加上铰链物理结构,让整部手机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开合考验,每一次打开,每一次关闭,你都能感受到平稳的开合过程。当然完全打开屏幕后,在一些角度上还是能看到屏幕折叠的痕迹,这也是内折叠屏幕的天然因素。

当你打开整块屏幕的时候,完整的7.3英寸超感官灵动折叠屏更是以优秀的屏幕效果征服你的眼球,如果你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AMOLED也不足为过,Galaxy Fold使用了自家旗舰同款的Dynamic AMOLED,分辨率为2152*1536,屏幕比例为4.2:3,支持HDR10+,足以保证画面的精细与色彩鲜艳程度。

外屏参数稍逊于主屏,4.6英寸、比例21:9的HD+ Super AMOLED也还是足够日常的使用,当然我相信更多人会喜欢使用主屏,毕竟这么大的屏幕,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电影,视觉效果肯定是一流的。这个也就是我们在体验时最大的感受,三星AMOLED屏效果第一看来真不是吹的。

在展开内屏之后,我们马上想起了最近大热一款设备。没错,就是iPad Mini(不过图中的是第五代)。三星Galaxy Fold展开内屏后与iPad Mini的屏幕对角线尺寸几乎一毛一样,看着就像两个时代的产物。

我们也尝试了单手握持,机身尺寸更小的三星Galaxy Fold无疑有着相对更好的安全感,而且这屏幕显示效果,amazing。

不过,这才是三星Galaxy Fold单手握持吊打iPad mini的时候,何况它还能打电话,用的还是高通基带。当然了,苹果自家一万多块的iPhone都未必打得了电话,所以我们不能怪iPad。

由于加入了折叠结构,两块屏幕的应用肯定是让机身更重了,官方数据263g确实比较实在,当然这款手机更多时候是为了双持的存在,稍微重一点的机身还是能够原谅的。

你看,装进裤袋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裤腰带要系紧一点。

当Galaxy Fold折叠的时候,机身厚度为17mm,长度为160.9mm,宽度为62.9mm,单手携带无压力;当展开屏幕时,机身厚度能降至7.5mm,但是宽度就涨到了117.9mm,屏幕更大了,当然也更适合需求。

由于结构问题,在Galaxy Fold上,你能看到三处有摄像头的地方,一共算下来是6颗。所以当你打开屏幕的时候,除了前置与后置摄像头之外,能够看到主屏右上角也有一套摄像头模组,保证你在每一面都能够拥有独立的摄像头。

如果说最不错的细节就是侧边指纹识别的位置非常舒适,恰到好处地覆盖到了拇指范围,在我们体验的过程中感觉非常舒适,这样的感觉才是应该的。

对了,三星Galaxy Fold随机附赠由AKG调音的Galaxy Buds真无线蓝牙耳机,价值999大洋(没错,只要买手机就送)。

我们打开Galaxy Fold的屏幕时,确实就瞬间理解了默认采用蝴蝶壁纸的用意:每一次屏幕的开合,就如同一只蝴蝶在奋力地扇动自己的翅膀。一开一合之间,都充满了属于工业艺术品的气息。

有种梦回功能机时代的感jio

这份曾属于未来的设备,现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三星希望引领手机行业即将到来的又一场巨变的雄心可见一斑。

三星Fold评测:One UI系统

系统(一):“咸鱼翻身”的One UI

在三星今年的旗舰Galaxy S10系列上,老旧的Samsung Experience 9.5不见了,全新的One UI如约而至。One UI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推翻了人们对于三星系统以往固有的印象。不过这也只能说One UI通过了“小考”,而“大考”就是针对Galaxy Fold进行的适配。

PS:由于外屏使用与常见直板手机无明显差异,因此接下来以内屏展开状态下的截图为主。

One UI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大量运用圆角元素设计,系统图标相比上一代的Samsung Experience更加扁平,主色调依然为经典的白色,遵循了谷歌原生系统的设计规范,没有花里胡哨的配色。

乍一看桌面的话可能看不出One UI的改变,但是当我们下拉状态栏之后就很明显了。一次下拉之后显示的是常用快捷按钮和通知中心,同样是遵循原生Android 9.0的设计规范;二次下拉之后快捷按钮将铺满屏幕,而屏幕的上边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显示日期和时间。我们也可以从中可以看出One UI主推的设计理念。

没错,One UI的设计理念就是尽可能地优化单手操作的体验,因为现在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和越长,单手操作已经成为了一个痛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One UI无论是菜单设置还是系统自带软件,功能标签全部移到了屏幕底部,而需要用户阅读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中间,让用户更专注于内容。

而此前用户最关心的全面屏手势操作在One UI上终于正式加入了。只需要在导航条里选择全屏手势便可以开启,具体手势为常见的底部左(右)侧上滑呼出任务栏,底部中间上滑返回桌面,底部右(左)侧返回上一级(多任务和返回上一级取决于按钮顺序设置)。此外,开启手势后关掉手势提示便可以隐藏导航线,视觉效果更佳。

由于Galaxy Fold采用的是实体电容识别按键,因此三星也给这颗指纹识别按键(同时也是Bixby键)加入了手势操作,可以通过下滑或上滑呼出和收回通知栏。

多任务界面也得到了重新设计,从以往的纵向排列改为了Android 9.0的横向卡片式排列,并在底部显示常用应用建议,可以快速打开。长按卡片的应用图标可以打开更多快捷操作,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One UI还加入了夜间模式,打开之后无论是设置菜单、下拉状态栏还是系统应用都会转换成黑灰色背景,配合AMOLED屏黑色不发光的特性,相信续航会有一定的提升,而且夜间使用再也不用担心被闪瞎眼。相信以后也会逐渐适配第三方应用。

桌面主页右滑依旧打开的是Bixby主页,不过背景改成了纯黑色,而且比以往版本更顺畅。

最新版的Bixby除了以往的功能之外,还加入了新的Bixby日常程序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设定在具体的场景下自动执行计划任务,比如事先设定睡眠时间,到睡眠时间的时候手机便会自动打开静音模式、护眼模式、夜间模式,并把屏幕亮度调低,十分贴心。用户还可以设定很多类似的场景,大大方便用户的日常生活。

One UI继续强化了游戏模式,除了以往已经加入的常规功能之外,现在还支持游戏时打开应用程序小窗,方便用户一心二用,尤其在Galaxy Fold的大屏上更是得心应手。除此之外,游戏模式开启后会提高性能,优先调度资源满足游戏流畅运行。

One UI还加入了数字健康功能(基于原生Android 9.0自带功能修改),可以统计解锁手机次数、通知数量、每个应用的使用时间,还可以设置单个应用的使用时间限制,帮助用户“戒网瘾”。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