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次生盐碱化形成条件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因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可溶性盐类在土壤表层或土壤中逐渐积累的过程。

土壤次生盐碱化形成条件

1.气候干旱,排水不畅和地下水位过高,是引起土壤积盐的重要原因,一般是地下水埋深(埋藏深度)比地下水临界深度浅,则将发生盐化;

2.地下水矿化度高。其积盐过程同土壤盐碱化。

预防土壤次生盐碱化,关键在于保持排水通畅,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前苏联科学院v.AKovda等专家认为,可能引起土壤盐渍化的矿化地下水的深度平均为3~5m。

2.建立现代化排水系统: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的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盐份;②垂直(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控制调节性地下水位灵活,维修工作少,同时又可以和灌溉相结合,竖直设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为最好。

3.种植耐盐碱的树种特别是能固氮的耐盐树种和草木(绿肥)植物,既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积盐,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盐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从而彻底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

今天小编对土壤次生盐碱化形成条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https://www.nc005.com/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