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洋海啸之前,如果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如果能居安思危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次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造成如此大的损失。那么海啸预警的原理是什么呢?世界各国海啸预警机制情况如何?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公共安全常识的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些关于海啸预警方面的安全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啸预警原理
预警机制通过各种不同的地震监测系统获取地壳运动的信息,并通过电脑模拟出海啸可能形成的地点及移动方向。通过模拟运算的结果,结合海潮感应器对海潮流动数据的实时更新,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向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通报海啸的规模、移动速度、可能袭击的区域以及预计到达的时间,使当地政府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海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监测系统显示发生在印尼海域的强震,但由于在环印度洋区域内没有设立对于海潮的感应系统,所以无法判断地震引起的海啸将向何处移动。
国际海啸预警系统
国际海啸预警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后来,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加入。12月28日印度政府宣布加入太平洋26国的预警系统并在国内投资建立海床压力监测系统来预测海啸发生。
据介绍,国际海啸预警系统一般是把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全部汇总,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并设计成电脑模式,大致判断出哪些地方会形成海啸,其规模和破坏性有多大。
基本数据形成后,系统会迅速向有关成员国传达相关警报。而一旦海啸形成,该系统分布在海洋上的数个水文监测站会及时更新海啸信息。
我国海啸预警机制
我国强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等沿海地区。由于海啸形成有特定的原因,在我国沿海的强地震很少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灾害并未在我国引起重视。从地震海啸来说,我国渤海、黄海比较浅,从海水深度来说发生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深度条件可能不具备。我国大陆东部一带海域有比较平坦的大陆架,另外还有许多岛屿组成一个天然屏障,如果太平洋发生海啸以后,等传到我国来,能量可能已释放差不多。如1960年智利大海啸,传到日本以后,造成很大破坏,但传到上海以后,波浪已经非常小了,可能只有二十公分左右。东海、南海,东海深度一般300-400米,南海可能就达到1000多米了,从海洋的深度来说它们具备发生海啸的条件,历史上这一带也曾经发生过海啸。
据悉,我国的地震预警机制也正在探索阶段。参照国外恐怖袭击的分级制,中国也将地震灾害分为红、黄、蓝三级,其中红色为最高级。三级主要是按照地震发生时间长短来定义,但是这种三级预警制还处于尝试阶段。目前,我国主要是对中短临期地震灾害进行预报,但是预报的准确率大概只有10%。
目前我国在海洋里面也开始布设地震台网,但海啸预警需要和海洋部门联合做,做海啸预警首先要有地震台网,同时要有验潮站,由验潮站组成的网络,两者结合起来,对海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预警。
佰佰延伸阅读:海啸来临时有什么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