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肝硬化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慢性过程。其病理基础是肝小叶的组织结构发生异常重建,即发生肝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那么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https://www.nc005.com/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何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消化道出血?

由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黏膜病变,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道溃疡是肝硬化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出血量大,病情变化迅速,来势凶猛,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人的死亡率高;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以往被称为“腐烂性胃炎”、“充血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近来又被称为“充血性胃病”,其组织学特点是黏膜和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和不规则,易破裂出血;晚期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黏膜糜烂、溃疡,以致消化道出血,称为肝性胃肠功能衰竭。此外,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等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如果你对如何正确应对消化道出血等有关疾病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https://www.nc005.com/消化道出血急救安全常识栏目。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