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冻伤后应如何处理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后发生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有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那么发生冻伤后应如何处理呢?下面就一起随https://www.nc005.com/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膏;糜烂处可涂用抗菌类和可地松类软膏。

2、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患者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如果冻伤发生在野外无条件进行热水浸浴,可将冻伤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怀中取暖,同样可起到热水浴的作用,使受冻部位迅速恢复血液循环。在对冻伤进行紧急处理时,绝不可用火烤,这样只能加重损伤。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3、冻僵后,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放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以上就是关于发生冻伤后应如何处理的内容介绍,如果你对怎样进行冻伤的现场急救等有关意外伤害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https://www.nc005.com/冻伤急救方法安全常识栏目。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